風聲鶴唳

成語拼音

fēng shēng hè lì

風聲鶴唳成語解釋

唳:鶴叫聲。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憂。

典故出處

唐·房玄齡《晉書·謝玄傳》:“聞風聲鶴唳,皆以爲王師已至。”

成語典故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堅組織90萬大軍,南下攻打東晉。東晉王朝派謝石爲大將,謝玄爲先鋒,帶領8萬精兵迎戰。  苻堅認爲自己兵多將廣,有足夠的把握戰勝晉軍。他把兵力集結在壽陽(今安徽壽縣)東的淝水邊,等後續大軍到齊,再向晉軍發動進攻。  爲了以少勝多,謝玄施出計謀,派使者到秦營,向秦軍的前鋒建議道:“貴軍在淝水邊安營紮寨,顯然是爲了持久作戰,而不是速戰速決。如果貴軍稍向後退,讓我軍渡過淝水決戰,不是更好嗎?”秦軍內部討論時,衆將領都認爲,堅守淝水,晉軍不能過河。待後續大軍抵達,即可徹底擊潰晉軍。因此不能接受晉軍的建議。  但是,苻堅求勝心切,不同意衆將領的意見,說:“我軍只要稍稍後退,等晉軍一半過河,一半還在渡河時,用精銳的騎兵衝殺上去,我軍肯定能大獲全勝!”  於是,秦軍決定後退。苻堅沒有料到,秦軍是臨時拼湊起來的,指揮不統一,一接到後退的命令,以爲前方打了敗仗,慌忙向後潰逃。謝玄見敵軍漬退,指揮部下快速渡河殺敵。秦軍在潰退途中,丟棄了兵器和盔甲,一片混亂,自相踐踏而死的不計其數。那些僥倖逃脫晉軍追擊的士兵,一路上聽到呼呼的風聲和鶴的鳴叫聲,都以爲晉軍又追來了,於是不顧白天黑夜,拼命地奔逃。就這樣,晉軍取得了“淝水之戰”的重大勝利。

成語造句

敵軍被我軍打得丟盔棄甲,狼狽逃竄,在逃跑的過程中簡直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成語故事

在西晉末年,政治腐敗,社會動盪不安。各族人民紛紛起義,北方陷入了長期的戰亂之中。 當時,前秦皇帝苻堅野心勃勃,企圖一舉統一全國。他率領着龐大的軍隊南下,與東晉在淝水展開了一場決定性的戰役。 苻堅自認爲兵力雄厚,勝券在握,根本沒有把東晉軍隊放在眼裏。然而,東晉軍隊在將領謝玄的指揮下,採取了巧妙的戰術,成功地擊敗了前秦軍隊。前秦軍隊在敗退的過程中,陷入了極度的恐慌之中。 士兵們風聲鶴唳,只要聽到一點風吹草動,就以爲是東晉軍隊追殺過來了。他們不顧一切地逃竄,互相踐踏,死傷無數。苻堅本人也在混亂中受了傷,狼狽地逃回了北方。 經此一役,前秦的國力大損,一蹶不振。而東晉則趁機鞏固了自己的統治,保持了江南地區的相對穩定。 “風聲鶴唳”這個成語便由此而來,它形容人在極度驚慌時,聽到一點動靜就非常恐懼。就如同前秦的士兵們,在戰敗後草木皆兵,風聲和鶴唳聲都能讓他們陷入無盡的恐慌之中。這也警示着人們,在面對困難和危險時,要保持冷靜和理智,不能盲目驚慌,否則只會讓情況變得更加糟糕。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類似的例子,那些因爲驚慌失措而導致失敗的事例屢見不鮮。我們應該從這些故事中吸取教訓,學會在困境中沉着應對,以智慧和勇氣去克服困難。正如古人云:“每臨大事有靜氣。”只有保持內心的平靜,才能在複雜的局勢中找到正確的方向,避免重蹈“風聲鶴唳”的覆轍。

風聲鶴唳-成語圖片

風聲鶴唳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