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而鑄錐

成語拼音

dòu ér zhù zhuī

鬥而鑄錐成語解釋

臨到打仗纔去鑄造兵器。比喻行動不及時。

典故出處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呼?”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戰爭已經迫在眉睫,此時纔開始準備武器,簡直就是鬥而鑄錐,爲時已晚。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各國之間紛爭不斷,局勢動盪不安。 有一個小國,其國君雖有雄心壯志,卻常常缺乏深謀遠慮。一次,鄰國突然對這個小國發動了大規模的侵襲,由於事先毫無防備,小國的軍隊倉促應戰,很快便陷入了被動局面。 在這緊急關頭,國君急忙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其中一位大臣焦急地說:“陛下,我們現在必須迅速組織有效的抵抗,打造兵器、訓練士兵,增強我們的軍事實力。”然而,國君卻猶豫不決,沒有立刻做出決斷。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敵軍步步緊逼,小國的領土不斷淪陷。這時國君才如夢初醒,慌忙下令打造兵器。可是,此時纔開始行動已經太晚了,兵器的製造需要時間,而敵軍可不會給他們這個時間。 就如同在戰鬥已經開始時纔去鑄造兵器,這種臨時抱佛腳的行爲根本無法改變戰局。最終,這個小國因爲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在敵軍的猛攻下覆滅了。 這個故事深刻地體現了“鬥而鑄錐”的含義。它警示着人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前瞻性和規劃性,不能等到事情已經迫在眉睫了纔去採取行動。就如同在戰場上,如果等到戰鬥打響了纔去鑄造兵器,必然會陷入被動和困境。正如《禮記·中庸》中所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時刻保持警覺,提前做好準備,以免在關鍵時刻手忙腳亂,追悔莫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面對各種挑戰和機遇時,從容應對,取得成功。

鬥而鑄錐-成語圖片

鬥而鑄錐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