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方名士

成語拼音

dǒu fāng míng shì

斗方名士成語解釋

斗方一二尺見方的詩幅或書畫頁;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在斗方上寫詩或作畫以標榜的名士”。舊指冒充風雅的人。

典故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九回那一班斗方名士,結識了兩個報館主筆,天天弄些詩去登報,要藉此博個詩翁的名色。”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平日裏總喜歡附庸風雅,參加一些所謂的文化聚會,實際上不過是個斗方名士罷了。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江南水鄉,有一個年輕人名叫李逸。李逸自幼聰慧,喜好舞文弄墨,一心想成爲一名聞名遐邇的文人。 他常常遊歷於各大詩會、文會之間,憑藉着自己的一點才華和巧舌如簧,也能在一些場合嶄露頭角,贏得一些喝彩之聲。隨着時間的推移,李逸開始自命不凡,覺得自己已經頗具名氣。 他開始熱衷於參加各種社交活動,與一些同樣自認爲有幾分才華的人聚在一起,相互吹捧、高談闊論。他們時常在一些雅緻的庭院中聚會,飲酒作對,品評詩詞。李逸和這些人把自己包裝成所謂的“名士”,卻往往只是流於表面,缺乏真正的內涵和深度。 有一次,當地的一位權貴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宴會,邀請了衆多文人雅士。李逸自然不會錯過這個出風頭的好機會,他精心打扮一番後前往赴宴。在宴會上,他故作高深地與人談論詩詞,引經據典,試圖展現自己的博學。然而,當有人提出一些深入的問題和見解時,李逸卻往往捉襟見肘,難以給出令人信服的回答。 真正有學識的人漸漸看出了李逸等人不過是徒有其名,只是一羣“斗方名士”。他們看似高雅,實則腹中草莽。而李逸卻渾然不覺,依然沉浸在自己營造的虛假名聲之中。 隨着時間的流逝,社會上的風氣開始轉變,人們越來越注重真才實學。那些真正有才華、有內涵的文人逐漸受到人們的尊重和推崇,而像李逸這樣的“斗方名士”則漸漸被人們所遺忘。李逸開始感受到了冷落和失落,他試圖重新找回自己曾經的風光,但卻發現自己已經失去了機會。 最終,李逸只能在悔恨中度過餘生,他意識到自己曾經追求的所謂名氣不過是過眼雲煙,而自己卻因爲虛榮和自負錯過了提升自己的機會。他的故事也成爲了人們口中的一個教訓,提醒着後人不要成爲只追求表面虛名的“斗方名士”,而要腳踏實地,不斷提升自己的學識和修養。

斗方名士-成語圖片

斗方名士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