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馬放牛
成語拼音
- guī mǎ fàng niú
歸馬放牛成語解釋
-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典故出處
- 《尚書·武成》:“乃偃武修文,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成語典故
- 商朝末年,商紂王荒淫無度,百姓怨聲載道。周武王率領大軍把商都包圍起來,商紂王登上鹿臺放火自殺。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鎬京,讓士兵回家從事農業生產,把徵用的牛馬全部退還,讓全國老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
成語造句
- 戰爭結束後,這片土地終於迎來了歸馬放牛的和平景象。
成語故事
- 在遙遠的古代,天下紛爭不斷,戰爭的陰影籠罩着大地。
有一個國家,長期陷入與鄰國的激烈爭鬥之中。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農田荒蕪,家園被毀。國王爲了擴張領土,不斷地發動戰爭,士兵們疲憊不堪,國家的資源也漸漸枯竭。
然而,一場關鍵的戰役改變了這一切。這個國家的軍隊在一位英明將領的帶領下,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鄰國見大勢已去,不得不派出使者求和。
國王在朝堂上與大臣們商議,許多大臣主張乘勝追擊,一舉消滅鄰國。但那位英明的將領站出來說道:“陛下,如今我們已經取得了勝利,百姓們渴望和平已久。戰爭帶來的只有破壞和傷痛,我們不應再繼續窮兵黷武。不如與鄰國修好,讓士兵們解甲歸田,讓百姓們重新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國王聽後,陷入了沉思。
最終,國王決定接受鄰國的求和。雙方簽訂了和約,約定從此不再互相侵犯。隨後,國王下令讓士兵們歸馬放牛,將軍中的戰馬放回大自然,讓耕牛重新回到田間。百姓們歡呼雀躍,他們終於迎來了久違的和平。
國家開始休養生息,人們積極恢復生產,荒蕪的農田又變得鬱鬱蔥蔥,村莊裏重新充滿了歡聲笑語。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國家變得越來越繁榮昌盛。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戰爭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有時候適時的停止戰爭,歸馬放牛,讓百姓享受和平的生活,才能帶來真正的發展和進步。正如《尚書·武成》中所說:“乃偃武修文,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我們應該懂得在適當的時候放下戰爭的手段,以和平、合作的方式去追求共同的利益和發展。只有這樣,人類社會才能不斷向前邁進,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歸馬放牛-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