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刘邦吕雉的40个成语

关于刘邦吕雉的40个成语

以下是一些与刘邦和吕雉相关的成语:这些成语反映了他们的经历、性格和所处的历史背景。

暗度陈仓

成语拼音

àn dù chén cāng

成语解释

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孔道。

典故出处

《史记·高祖本纪》:“……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

成语典故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古代战争史上的著名成功战例。  秦朝末年,政治腐败,群雄并起,纷纷反秦。刘邦的部队首先进入关中,攻进咸阳。势力强大的项羽进入关中后,逼迫刘邦退出关中。鸿门宴上,刘邦险些丧命。刘邦此次脱险后,只得率部退驻汉中。为了麻痹项羽,刘邦退走时,将汉中通往关中的栈道全部烧毁,表示不再返回关中。其实刘邦一天也没有忘记一定要击败项羽,争夺天下。公元前206年,已逐步强大起来的刘邦,派大将军韩信出兵东征。出征之前,韩信派了许多士兵去修复已被烧毁的栈道,摆出要从原路杀回的架势。关中守军闻讯,密切注视修复栈道的进展情况,并派主力部队在这条路线各个关日要塞加紧防范,阻拦汉军进攻。  韩信“明修栈道”的行动,果然奏效,由于吸引了敌军注意力,把敌军的主力引诱到了栈道一线,韩信立即派大军绕道到陈仓(今陕西宝鸡县东)发动突然袭击,一举打败章邯,平定三秦,为刘邦统一中原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成语造句

他表面上不动声色,实际上却在暗中筹划,准备暗度陈仓,实现自己的计划。

成语故事

在楚汉相争时期,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被迫前往汉中。汉中地势险要,但刘邦的将士们大多来自东方,他们渴望回到故乡,对身处汉中感到十分不满。 刘邦深知此时不宜与项羽正面冲突,他采用了谋士张良的计策,烧毁了从汉中进入关中的栈道,向项羽表明自己没有东进的意图,以此来麻痹项羽。 然而,刘邦的心中一直有着东进争夺天下的志向。他暗中派遣韩信训练士卒,积极筹备东进之事。 韩信仔细分析局势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暗度陈仓。陈仓是进入关中的重要通道,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难以突破,但韩信发现了一条鲜为人知的小道,可以绕过陈仓的正面防线。 在一个夜晚,韩信带领着精锐部队悄悄出发,沿着那条小道秘密行军。当他们迂回到陈仓背后时,守关的敌军完全没有预料到。韩信指挥部队迅速发动攻击,一举突破了陈仓防线。 此时,关中的敌军还沉浸在刘邦不会东进的假象之中,被韩信的突然袭击打得措手不及。刘邦的军队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了大片地区。 《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了这一重要事件,“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士卒皆歌思东归。韩信说汉王曰:‘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跂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人皆自宁,不可复用。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汉王从之,乃遂行。” 刘邦通过暗度陈仓这一妙计,成功地打破了项羽对他的封锁,为争夺天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此后,刘邦的势力逐渐壮大,与项羽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霸之战。暗度陈仓这个成语也由此流传下来,用来形容暗中进行活动,达到某种目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成为了智慧和谋略的象征,提醒着后人在面对困境时要善于寻找机会,运用巧妙的策略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拔帜易帜

成语拼音

bá zhì yì zhì

成语解释

帜:旗帜;易:换。比喻推翻别人,自己占有。

典故出处

《史记·淮阴候列传》:“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成语典故

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后,率领汉军攻占了魏国和代国,接着又在张耳的协助下,带了几万兵东下井陉,攻击赵国。赵王和主将陈馀在井陉口聚集了二十万大军阻挡。  谋士李左军建议陈馀拔给他三万军队,从小路出发,出奇不意地截取汉军的后勤装备及粮食;而它的前军抵达井陉时不与交战。这样的话,不到十天就可以取下韩信和张耳的头颅。  陈馀是个读书人,不爱使用诈谋奇计,认为韩信的兵不过数千,经过千里行军,巳非常疲惫,可以直接予以攻击,因此没有采纳李左军的计谋。  韩信手下的人探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高兴,放心东下井陉,进军到离井陉口三十里之处,韩信下令休息。半夜里,他选出两千名轻骑兵,让他们每人拿着一面红色旗帜,从小道来到井陉口山后隐蔽起来,同时对他们说:“我将另派一支军队与赵军对垒,并假装败退。这样,赵军必定倾巢而出,前来追击。你们乘此机会快速进入赵营,拔掉赵军的旗帜,换上我们汉军红色的旗帜。”  接着,韩信又派出一支一万人的军队,叫他们背水摆开阵势。赵军见汉军排出兵法上最讳忌的背水之阵,都哈哈大笑,以为汉军自己断了后路。  天刚亮,韩信指挥这一万人的军队向井陉口进发,赵军立即打开营门迎击。战了一段时间后,韩信、张耳命汉兵丢掉旗鼓,向水边退去。汉兵退到水边阵地,再也无法后退,只得拼死作战。  这时,隐蔽在山后的两千汉兵,趁赵营无人守卫,快速冲进赵营,飞快地拔掉赵军旗帜,换上汉军红色的旗帜。而在水边作战的赵兵,因遇到背水一战的汉兵的顽强抵抗,无法取胜,想返回营地,却见那里全是汉军的红旗,以为赵王已被汉兵抓住,顿时军心大乱,各自逃命。接着,汉军两面夹击赵军,结果主将陈馀被杀,赵王被活捉。

成语造句

在这场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新崛起的公司运用巧妙的策略,成功地实现了拔帜易帜,取代了原本行业巨头的地位。

成语故事

在楚汉相争的历史舞台上,曾上演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智谋较量。 那时候,刘邦和项羽的军队在战场上激烈交锋。刘邦手下有一位智勇双全的大将韩信。有一次,韩信奉命攻打赵国。赵国的兵力远远多于韩信所率领的军队,但韩信并没有丝毫畏惧。 韩信仔细分析了战场形势,想出了一个绝妙的计策。他先派出一支轻骑兵,趁着夜色悄悄地绕到赵军营地的后方,将赵军的旗帜全部拔掉,然后换上了汉军的旗帜。 第二天,当赵军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营地周围竟然都是汉军的旗帜,顿时惊慌失措。士兵们心中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已经被汉军包围,士气瞬间低落下来。而此时,韩信率领主力部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赵军在慌乱之中完全失去了方寸,阵脚大乱。 韩信巧妙地利用了心理战,让赵军陷入了混乱。他引经据典,借鉴了历史上许多以少胜多、以智取胜的战役经验。在这场战斗中,“拔帜易帜”这一策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终,韩信成功地击败了赵军,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这一战不仅展现了韩信卓越的军事才能,也让“拔帜易帜”这个成语流传千古。 “拔帜易帜”的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强敌时,智慧和谋略往往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有时候,一个巧妙的计策可以打破看似无法改变的局面,就如同韩信以少胜多,凭借着奇思妙想改变了战争的走向。这个成语也成为了后世人们在军事、政治、商业等领域中借鉴和思考的经典案例,提醒着人们要善于运用智慧和策略来应对各种挑战。

背水一战

成语拼音

bèi shuǐ yī zhàn

成语解释

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典故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成语典故

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命手下大将韩信领兵攻打赵国。赵王带了二十万大军在太行山的井陉关迎击。  当时,韩信只带了一万二千人马。为了打败赵军,他将一万人驻扎在河边列了一个背水阵。另外派两千轻骑潜伏在赵军军营周围。交战后,赵营二十万大军向河边的一万汉军杀来。汉军面临大敌,后无退路,只能拼死奋战。这是潜伏的那两千士兵乘虚攻进赵营。赵军遭到前后夹击,很快被韩信打败。 战后有人问韩信:“背水列阵乃兵家大忌,将军为何明知故犯?”韩信笑着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也是兵书上有记载的呀。”。

成语造句

在这场关键的比赛中,他们已经没有退路,只能背水一战,全力以赴去争取胜利。

成语故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充分展现了“背水一战”的精神与力量。 那是在楚汉相争的时期,刘邦命韩信率军攻打赵国。当时,赵国集结了大量兵力,准备迎击韩信的军队。韩信深知这场战斗的艰难,但他没有退缩。 韩信带领军队一路前行,在距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停下安营扎寨。半夜时分,他挑选了两千名轻骑兵,每人手持一面红旗,悄悄地从小路迂回到赵军营地的侧后方埋伏起来。韩信嘱咐他们说:“等明天我军和赵军交战时,赵军倾巢而出,你们就迅速冲进赵军营地,拔掉赵军的旗帜,插上我们的红旗。” 第二天拂晓,韩信带领一万多人马,开出营寨,背靠大河摆开了阵势。赵军看到韩信背水列阵,都哈哈大笑,认为韩信不懂兵法,竟然把军队置于绝境。他们倾巢而出,向韩信的军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韩信的军队拼死抵抗,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就在赵军全力进攻的时候,埋伏在赵军营地后方的两千名轻骑兵按照韩信的指示,迅速冲进赵军营地,拔掉了赵军的旗帜,插上了汉军的红旗。赵军久攻不下,准备退回营地时,却发现营地中到处都是汉军的旗帜,以为汉军已经占领了他们的营地,顿时大乱。 韩信趁机率领军队发起反攻,赵军在混乱中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纷纷溃败。最终,韩信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 这场背水一战,充分体现了韩信的卓越军事才能和非凡勇气。他敢于打破常规,在看似绝境的情况下,通过巧妙的布局和策略,激发了士兵们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和勇气,从而实现了以少胜多的奇迹。这一战也成为了历史上的经典战役,让“背水一战”这个成语流传千古,激励着后人在面对困难和绝境时,要有勇往直前、拼死一搏的精神,或许就能迎来意想不到的转机和胜利。

霸王别姬

成语拼音

bà wáng bié jī

成语解释

姬:指西楚霸王项羽的宠妾虞姬。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现多比喻独断专行,脱离群众,最终垮台。

典故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霸王项羽在和刘邦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中,最后兵败,自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不得不和虞姬决别。

成语典故

楚汉相争时,西楚霸王项羽在和刘邦为了争夺帝位,进行长达十几年的战争。最后项羽在乌江兵败,自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不得不和虞姬决别,最后自刎身亡。

成语造句

他在舞台上的表演精彩绝伦,将那出霸王别姬演绎得淋漓尽致,令人赞叹不已。

成语故事

在秦末汉初的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有一位英雄人物项羽,他力能扛鼎,英勇无比。 项羽起初跟随叔父项梁起兵反秦,凭借着过人的军事才能和勇猛无畏的气势,在战场上屡立战功。他率领的楚军成为了反秦义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羽在与秦军的战斗中逐渐崭露头角,势力不断壮大。然而,他在与刘邦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却逐渐陷入了困境。刘邦善于用人,身边聚集了众多谋士和猛将,势力日益增强。 在楚汉相争的关键时刻,项羽遭遇了一系列的挫折和失败。他的军队被刘邦的军队围困在垓下,粮草断绝,士气低落。 在一个寂静的夜晚,刘邦的军队在项羽的营地周围唱起了楚国的歌谣。项羽听到四面楚歌,心中大惊,他意识到自己的家乡已经被刘邦占领,自己的军队也已经陷入了绝境。 项羽的爱妃虞姬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她美丽动人,与项羽情深意重。在这绝望的时刻,项羽与虞姬相对而坐,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无奈。 项羽拿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悲歌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听后,泪流满面,她深知项羽的处境艰难,但她也不愿离开项羽。 虞姬站起身来,翩翩起舞,她用优美的舞姿表达着对项羽的深情和不舍。跳完舞后,虞姬拔出佩剑,自刎而死,以表明自己对项羽的忠贞不渝。 项羽抱着虞姬的尸体,悲痛欲绝。他知道自己大势已去,但他依然不愿屈服。最后,项羽带领着少数亲信突出重围,但在途中遭遇了汉军的追杀。项羽在战斗中身负重伤,最终在乌江边自刎身亡。 “霸王别姬”这个成语,就来源于这段悲壮的历史故事。它不仅描绘了项羽和虞姬之间深厚的感情,也展现了项羽这位英雄在面临绝境时的无奈和悲壮。这段历史故事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之一,被后人传颂不衰。它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以及英雄人物的命运多舛。同时,也让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应有的态度和选择。

多多益善

成语拼音

duō duō yì shàn

成语解释

益:更加。越多越好。

典故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多多益善耳。”

成语典故

刘邦称帝后,韩信被刘邦封为楚王,不久,刘邦接到密告,说韩信接纳了项羽的旧部钟离昧,准备谋反。于是,他采用谋士陈平的计策,假称自己准备巡游云梦泽,要诸侯前往陈地相会。韩信知道后,杀了钟离昧来到陈地见刘邦,刘邦便下令将韩信逮捕。押回洛阳。回到洛阳后,刘邦知道韩信并没谋反的事,又想起他过去的战功,便把他贬为淮阴侯。韩信心中十分不满;但也无可奈何。刘邦知道韩信的心思,有一天把韩信召进宫中闲谈,要他评论 一下朝中各个将领的才能,韩信一一说了。当然,那些人都不在韩信 的眼中。刘邦听了,便笑着问他:“依你看来,像我能带多少人马?”“陛下能带十万。”韩信回答。 刘邦又问:“那你呢?”“对我来说,当然越多越好!”刘邦笑着说:“你带兵多多益善,怎么会被我逮住呢?” 韩信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忙掩饰说:“陛下虽然带兵不多,但有驾驭将领的能力啊!” 刘邦见韩信降为淮阴侯后仍这么狂妄,心中很不高兴。  后来,刘邦再次出征,刘邦的妻子吕后终于设计杀害了韩信。

成语造句

给灾区捐款捐物这件事,自然是多多益善,这样能帮助更多的人渡过难关。

成语故事

在楚汉相争的历史舞台上,有两位杰出的人物,刘邦和韩信。 韩信起初在项羽麾下,却未受重用,后来转投刘邦,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下,被刘邦拜为大将。韩信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他为刘邦屡立战功,帮助刘邦逐步扩大势力范围。 有一次,刘邦与韩信谈论各位将领的才能。刘邦问道:“像我这样的,能带多少兵?”韩信直言不讳地说:“陛下能带十万兵。”刘邦又问:“那你呢?”韩信自信地回答:“我嘛,自然是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刘邦不禁笑了起来,说:“既然你这么厉害,为什么还被我所用呢?”韩信立刻恭敬地说:“陛下不善于带兵,但却善于统领将领,这正是我为陛下所用的原因。而且陛下的能力是天生的,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的。”刘邦听后,十分满意。 在楚汉战争的关键时刻,韩信率领大军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他灵活运用战术,以少胜多,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胜利。他的军事智慧和卓越指挥才能,使得他的军队不断壮大,为刘邦最终夺取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韩信的“多多益善”不仅仅体现在他对带兵数量的自信上,更体现在他对军事战略和战术的深刻理解与运用。他善于根据不同的战场形势和敌军特点,制定出最合适的作战方案。他的军事才能和勇气,使得他成为了那个时代最为耀眼的军事将领之一。 然而,尽管韩信为刘邦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的结局却令人唏嘘。在刘邦建立汉朝后,对韩信等功臣产生了猜忌。最终,韩信被吕后设计杀害。 韩信的故事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一段传奇,他的“多多益善”也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成语。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韩信军事才能的一种赞美,更是提醒人们,在面对各种挑战和机遇时,要有足够的能力和信心去应对,要不断提升自己,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成就。同时,韩信的命运也警示着后人,在功成名就之时,要懂得审时度势,保持谦逊和谨慎,以免招来不必要的灾祸。

大逆不道

成语拼音

dà nì bù dào

成语解释

逆:叛逆;道:指封建道德;不道:违反封建道德。旧时统治阶级对破坏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

典故出处

《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汉书·杨恽传》:“为妖恶言,大逆不道,请逮捕治。”

成语典故

秦朝灭亡以后,刘邦和项羽展开了长达五年的楚汉战争。有—天项羽在阵前向刘邦喊话,要与他决一雌雄。刘邦回答说:“我开始与你都受命于楚怀王,约定先定关中的为王。但是我先定关中后你却负约,让我到巴蜀去当汉王。这是你第一条罪状。你在去救援赵军途中,杀死上将军宋义,自称上将军,这是你第二条罪状。你违抗怀王命令,擅自劫持各诸侯的兵马人员,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接着,刘邦又揭露项羽烧毁秦宫、掘开秦皇坟墓,搜刮财物,杀死投降的秦王子婴,活埋二十万秦国百姓,杀害义帝等罪状。在讲到第十条罪状时,刘邦说:“你作为臣子而杀死君王,又杀害已经投降的人,为政不平,对订立的约定不讲信义,为天下所不容,属于重大的叛逆。你犯下如此十条大罪,我兴仁义之兵来讨你这个逆贼,你还有什么面目向我挑战!”。

成语造句

他竟然做出这种违背伦理道德的事情,简直是大逆不道。

成语故事

在古代,有一个名叫李昊的人。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期,社会秩序混乱,人心浮动。 李昊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但他从小就聪明好学,有着远大的抱负。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却逐渐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 当时的统治者昏庸无道,横征暴敛,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李昊看到这种情况,心中产生了不满。他开始与一些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密谋推翻现有的统治。他们策划了一系列的行动,试图扰乱社会秩序,制造混乱。 在一次行动中,他们竟然袭击了官府,抢走了大量的财物。这一行为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官府开始全力追捕他们。李昊等人不得不四处逃窜,躲避追捕。 他们逃到了一个偏远的地方,在那里继续谋划着下一步的行动。然而,他们的行为已经引起了众怒。许多人认为他们的做法是大逆不道的,违背了社会的基本道德和法律规范。 其中,有一位名叫张华的智者,他得知了李昊等人的行为后,深感忧虑。他决定去找李昊,劝他放弃这种危险的行动。张华找到李昊后,诚恳地对他说:“你们的行为是不可取的,这样做只会给百姓带来更多的苦难。我们应该通过合法的途径来改变现状,而不是采取这种极端的手段。” 李昊听了张华的话,陷入了沉思。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意识到自己确实做错了。他决定放弃之前的计划,重新寻找一条正确的道路。 最终,李昊带领着他的同伴们向官府自首,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官府鉴于他们的悔改表现,给予了他们一定的惩罚,但也原谅了他们的罪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大逆不道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在面对困难和不公时,我们应该通过合法、合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采取极端的手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同时,我们也应该时刻牢记社会的道德和法律规范,不做违背良心和法律的事情。正如古人所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只有遵守规则,我们才能在社会中立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分一杯羹

成语拼音

fēn yī bēi gēng

成语解释

羹:肉汁。分给我一杯肉汁。指分享利益

典故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成语典故

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担心长期对峙下去对他不利,于是抓了刘邦的父亲,扬言刘邦不投降就杀了他父亲炖成肉羹吃,刘邦听说后说我们两人是结拜兄弟,我的父亲也是你的父亲,如果杀了的话就分一杯羹给他。项羽听从项伯的劝告没有动手杀人。

成语造句

在利益面前,每个人都想分一杯羹,这是人之常情。

成语故事

在楚汉相争的历史长河中,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 刘邦和项羽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互不相让,战争频繁。有一次,项羽抓住了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和妻子吕雉。项羽心想,或许可以利用这两个人来要挟刘邦,让他屈服。 于是,项羽派人传话给刘邦,说:“如今你父亲在我手中,你若不速速投降,我就把你父亲煮了。”刘邦听后,心中虽有担忧,但他深知不能被项羽牵着鼻子走。他镇定地回复道:“当初我与你曾一起侍奉义帝,约为兄弟,那么我的父亲也就是你的父亲。你如果一定要煮了你的父亲,那就请分我一杯羹吧。” 刘邦的这番话让项羽始料未及,他原本以为用刘太公可以让刘邦就范,没想到刘邦如此强硬和机智。项羽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若真的煮了刘太公,就会背负千古骂名;若就此罢手,又显得自己的威胁毫无作用。 此时,项羽的叔父项伯站出来劝说道:“天下事还未可知,况且为了争夺天下而不顾亲情道义,会遭人唾弃。刘邦既然如此说,我们不如先留着刘太公,以观后变。”项羽最终听取了项伯的建议,没有对刘太公下手。 刘邦的“分一杯羹”之语,展现了他在关键时刻的冷静和果断。他明白项羽的目的是要扰乱他的心神,让他在战争中犯错。而刘邦以一种看似无情的回应,成功地化解了项羽的计谋。 这段历史故事也成为了“分一杯羹”这个成语的由来。它常用来形容在利益或机会面前,要求分享一份的情况。刘邦在这场争斗中的表现,不仅体现了他的政治智慧,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争夺天下的残酷与复杂。后来,刘邦凭借着自己的谋略和坚韧不拔的意志,逐渐占据了优势,最终击败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而“分一杯羹”的故事也流传了下来,成为人们在谈论历史和人性时常常提及的典故。

飞扬跋扈

成语拼音

fēi yáng bá hù

成语解释

飞扬:放纵;跋扈:蛮横。原指意态狂豪,不爱约束。现多形容骄横放肆,目中无人。

典故出处

《北史·齐高祖纪》:“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

成语典故

南北朝时期,北魏定州刺史投靠高欢,高欢死后,他又率兵归降南朝梁武帝萧衍。不久发动了叛乱,攻陷梁都建康,改国号汉。他每次出兵作战均要屠城,下令不许两人以上交谈,搞得民怨沸腾。湘东王萧铎出兵击败侯景,杀了这个飞扬跋扈的人。

成语造句

他自从有了一点权力后就变得飞扬跋扈,完全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成语故事

在南北朝时期,有一个人叫侯景,他的行为可谓是令人咋舌。 侯景本是东魏的将领,但他野心勃勃,不甘屈居人下。当时东魏和西魏争斗不断,侯景见局势混乱,便心生异心。他瞅准时机,带着自己的军队投靠了南梁。梁武帝萧衍以为得了一员大将,满心欢喜地接纳了他。 起初,侯景还算安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跋扈本性逐渐显露出来。他利用南梁内部的矛盾,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全然不把朝廷的律法和规矩放在眼里。 侯景开始在自己的辖区内作威作福,随意欺压百姓,掠夺财物。他的行为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但他却不以为意,依旧我行我素。 有一次,侯景为了争夺权力,竟然公然违抗朝廷的命令,私自出兵攻打其他地区。朝廷派使者前来质问,侯景不仅不认错,反而当着使者的面辱骂朝廷官员,其飞扬跋扈的行径令人发指。 梁武帝见侯景如此嚣张,想要制裁他,但此时侯景的势力已经不容小觑。侯景得知梁武帝的意图后,索性起兵造反,一路势如破竹,直逼梁朝的都城。 在侯景的肆虐下,南梁陷入了一片混乱和灾难之中。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侯景的行为引起了众怒,但他却凭借着自己的武力继续为非作歹。 最终,侯景虽然短暂地占据了梁朝,但他的飞扬跋扈也为他招来了祸端。他的行为遭到了其他势力的联合抵制,在各方的围攻下,侯景最终走向了灭亡。 侯景的故事成为了历史上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他的飞扬跋扈不仅给自己带来了毁灭,也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这个故事也让后人明白了,无论一个人拥有多大的权力和财富,都不能肆意妄为,否则必将自食恶果。正如《后汉书·梁冀传》中所记载的:“帝少而聪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侯景的行为与梁冀何其相似,他们都因自己的跋扈而落得个悲惨的结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应当从这些故事中汲取教训,时刻保持谦逊和自律,以避免重蹈覆辙。

高阳酒徒

成语拼音

gāo yáng jiǔ tú

成语解释

高阳:古乡名,在今河南杞县西南。秦末郦其食即此乡人,对刘邦自称“高阳酒徒”。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典故出处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

成语典故

高阳酒徒郦食其(音义基),陈留高阳人(今河南杞县西南),为汉高祖刘邦的谋士。少有壮志,喜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嗜酒,后来只好充当看管门户的监门吏。县中官府和贤豪,都不敢任用,皆称之为狂生。他坚信不移等待时机。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打起“伐无道,除暴秦”的旗帜,于是天下群雄起而响应。时有项梁起兵会稽,刘邦起兵于沛,起义风暴席卷全国。陈胜、项梁等起义军路过高阳,皆为郦生鄙视,认为都是些鼠目寸光之辈,不能听大度之言的人。惟独沛公刘邦,“嫚易人,有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于是,他自荐于沛公。  沛公刘邦,字季,为人仁而爱人,不爱生产劳动,喜施舍,意豁如也,常有大度。壮年为泗水亭长,是一个地方有名的无赖。他好酒及好色,常醉卧于酒家,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酒徒,幸醉酒为吕公所识,以女吕后为妻;因醉酒而斩白蛇,得名自负,起兵反秦。公元前207年(二世三年),沛公引兵西,相遇强盗出身的彭越起义军,遂共同攻打秦军,战不利。后攻昌邑不下,乃西过高阳为郦食其所识,当为“大人长者”以求见。  一天,刘邦正坐在床上,有两个女人为他洗脚。忽报乡里有位儒生求见,此人年以六十有余,身高八尺,人都称他为狂生,自称非狂。刘邦一向轻视儒生,过去见到儒生,常以儒生帽子当尿盆,以污辱儒生。今天忽听有儒生求见,盛怒之下,叫人谢绝接见,并说:“我以天下大事为重,没有时间接见儒人。”在外等候已久的郦食其听罢,立即“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使者忙报之,刘邦一听自称高阳酒徒,来者不善,慌忙连脚都来不及擦,‘据足杖矛’曰:‘请入!’郦食其入内,见沛公长揖不拜曰:“你不是想要诛暴秦,为什么还这样傲慢对待长者?你是想助秦攻诸侯呢?还是率领诸侯破秦呢?”此时,刘邦不知所措,辍洗起衣,忙请食其上坐,谢罪曰:“过去听人说先生的容貌,今天见面才知先生的来意!”并问其计?这位高阳酒徒曰:“足下起瓦合之卒,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中,又多积粟。臣知其令,今请使令下足下,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大事可成矣。  于是刘邦接受郦食其的建议,决定先攻占陈地,并派遣郦食其为内应。郦食其来到县城,见陈留县令说陈秦之将,汉王将兴之理,希望他能投降刘邦。但县令惧怕秦法的苛重,不敢冒然从事,予以谢绝。就在当日夜半杀死县令,并将县令人头窬城而下,报之于沛公。刘邦见大事已成,引兵攻打县城,叫人用竹竿挑着县令人头,大声疾呼:“你们赶快投降,你们的县令已被砍头了!如若不然的话,后下城的也要斩头的!”城上守军见县令已死,无意再守,遂开城投降。刘邦进城得“其库兵食积粟留出入三月,从兵以万数,遂入破秦。”此皆高阳酒徒之功也。高阳酒徒郦食其的作用,功著于国,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正当刘邦徘徊不前,举棋不定之时,是郦食其为他指出攻陈留之方向,成为刘邦反秦首功;  第二,攻陈得积粟,足够起义军三个月的粮草,使其后勤无忧,得以有力量进军;  第三,攻陈扩大了起义军队伍,尤起兵数百人至破陈留扩兵到万人;  第四,刘邦过去一向瞧不起知识分子,但自从接见这个高阳酒徒后,才深知欲成其大事,没有知识分子为他出谋划策是难以成功的。  从此以后,刘邦不仅封郦食其为广野君,并且重用其弟郦商为将,率兵数千人,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郦食其为刘邦所器重,酒徒竟然成为刘邦创业初期的重要谋士之一。后来他为刘邦游说四方,瓦解诸侯也树立不少功勋。公元前204年楚汉相争时,他建议刘邦曰:“两雄不俱立,楚汉久相持不决,百姓骚动,海内摇荡,农夫释耒,工女下机,天下之心未有定也。愿足下急复进兵,收取荥阳,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杜大行之道,距斐狐之口,守白马之津,以示诸侯劾实形之势,则天下之所归矣。”并愿意去说服当时尚有兵众将广、割据一方的齐王田广。高阳酒徒这一建议,却成为刘邦取天下的战略思想了。刘邦派他去游说田广,晓之天下利害,“田广以为然,乃听郦生,罢历下兵守备战,与郦生日纵酒。”这是由于韩信乘机功齐,为田广所误解,认为这是郦食其出卖了他,遂将郦食其烹杀。临死前,田广对其曰:“汝能止汉军,我活汝。”郦生对曰:“举大事,不细谨;盛德不辞,而公不为若更言。”慨然就义。  郦食其死后,当刘邦称帝评奖列侯功臣时,封郦食其之子郦疥为高粱侯,以示不忘前功。随着时间的推移,郦食其的名字,在人们中间逐渐消逝了,然而“高阳酒徒”竟成了它的代名词了。嗜酒者,往往自喻,深以为荣幸,也许就是这个缘故吧。

成语造句

他虽然看似平凡无奇,但实际上有着非凡的才能和见识,可谓是真人不露相,恰似那高阳酒徒一般不容小觑。

成语故事

在秦末汉初之际,风云变幻,英雄辈出。 有一个人叫郦食其,他虽家境贫寒,但自幼勤奋好学,博古通今,且有雄辩之才。当时,各地纷纷起义反抗暴秦,郦食其也渴望能在这乱世之中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 起初,郦食其见陈胜、吴广起义,觉得他们难成大事,便没有去投靠。后来刘邦率军经过郦食其所在的高阳,郦食其听闻刘邦心胸豁达,有雄才大略,便决心去投奔他。 郦食其让人向刘邦推荐自己,刘邦一开始并不在意,心想不过是个儒生罢了。郦食其得知后十分生气,他对刘邦的使者说:“你去告诉沛公,我不是什么儒生,我是高阳酒徒,让他不要小瞧我。”刘邦听了使者的回报,对这个自称“高阳酒徒”的郦食其产生了兴趣,便决定见见他。 郦食其来到刘邦面前,刘邦正坐在床上让两个女子给他洗脚。郦食其见状,也不行礼,只是大声说:“沛公你是想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灭掉秦国?”刘邦一听大怒,骂道:“你这个儒生,怎么说出这样的话,天下人都受暴秦之苦,我当然是要灭秦。”郦食其不慌不忙地说:“既然你要灭秦,那怎么能用这样傲慢的态度对待长者呢?”刘邦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赶紧起身,整理好衣服,请郦食其坐下。 郦食其向刘邦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刘邦听后,对郦食其十分佩服,便留他在军中,让他为自己出谋划策。郦食其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口才,为刘邦立下了不少功劳。 在楚汉相争的关键时刻,郦食其又主动请缨,去说服齐王田广归降刘邦。他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成功地让齐王田广决定投靠刘邦。然而,就在郦食其大功告成之际,韩信却突然率军攻打齐国。齐王田广大怒,认为郦食其欺骗了他,便将郦食其烹杀。 郦食其虽然最终惨死,但他“高阳酒徒”的形象却深入人心。他以其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故事也让后人明白,一个人的出身并不重要,只要有才华和勇气,即使是被人轻视的“酒徒”,也能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郦食其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高阳酒徒”的含义,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传奇人物。

横行霸道

成语拼音

héng xíng bà dào

成语解释

横行:行动蛮横仗势做坏事;霸道:蛮不讲理。依仗权势为非作歹。

典故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纣为虐’讨好儿。”

成语典故

贾府的亲戚薛蟠来贾府名义是他是典型的花花公子,学习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根本不在乎。目的是想结识些纨绔子弟,他结识“香怜”、“玉爱”两个风流学生,整天在外胡作非为,代管学生的贾瑞对他不闻不问,任他横行霸道。

成语造句

那伙地痞流氓在这一带横行霸道,欺压百姓,搞得大家怨声载道。

成语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名叫郑国。郑国的国君郑厉公在位期间,国内有一位权臣名叫祭足。祭足权势滔天,他凭借着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在郑国横行无忌,为所欲为。 祭足在朝堂之上常常专横跋扈,不把其他大臣放在眼里,对于郑厉公的一些决策也时常擅自更改。他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弄得百姓们怨声载道。许多正直的大臣对他的行为深感不满,但由于祭足的权势太大,众人也只能敢怒不敢言。 有一次,祭足为了给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竟然强行霸占了一处肥沃的土地。那片土地原本是属于一位平民百姓的,这位百姓失去土地后生活陷入了困境。他鼓起勇气到朝堂上申诉,希望郑厉公能为他做主。然而,祭足却当着郑厉公的面,将这位百姓狠狠地羞辱了一番,并威胁说如果他再敢闹事,就将他严惩不贷。郑厉公虽然心中对祭足的行为十分不满,但也无可奈何。 祭足的横行霸道还体现在他对其他诸侯国的态度上。他经常依仗郑国的国力,对周边的小国进行欺凌和侵略。有一个小国因为不愿意向郑国屈服,祭足便率领大军前去攻打。在战争中,祭足残忍地杀害了许多无辜的百姓,使得这个小国的人民对郑国充满了仇恨。 随着时间的推移,祭足的行为越来越过分,他的所作所为终于引起了郑国百姓和大臣们的强烈反抗。一些大臣们暗中联合起来,密谋推翻祭足的统治。终于,在众人的努力下,他们成功地将祭足赶下了台。郑厉公也借此机会重新掌握了政权,开始对国家进行整顿和改革。 祭足因为自己的横行霸道,最终落得了一个悲惨的下场。而郑国也在郑厉公的领导下,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仗着自己的权势为所欲为,终究会遭到人们的唾弃和历史的审判。我们应该秉持正义和善良,以谦逊和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正如《史记》中所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真正为人民着想,不横行霸道,才能长治久安。

狐假虎威

成语拼音

hú jiǎ hǔ wēi

成语解释

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典故出处

《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成语典故

战国时代,当楚国最强盛的时候,楚宣王曾为了当时北方各国,都惧怕他的手下大将昭奚恤,而感到奇怪。因此他便问朝中大臣,这究竟是为什么。当时,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叙述了下面这段故事:“从前在某个山洞中有一只老虎,因为肚子饿了,便跑到外面寻觅食物。当他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时,忽然看到前面有只狐狸正在散步。他觉得这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便一跃身扑过去,毫不费力的将他擒过来。可是当它张开嘴巴,正准备把那只狐狸吃进肚子里的时候,狡黠的狐狸突然说话了:‘哼!你不要以为自己是百兽之王,便敢将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地已经命令我为王中之王,无论谁吃了我,都将遭到天地极严厉的制裁与惩罚。’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半信半疑,可是,当它斜过头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镇定的样子,心里不觉一惊。原先那股嚣张的气焰和盛气凌人的态势,竟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大半。虽然如此,他心中仍然在想:我因为是百兽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兽见了我都会害怕。而他,竟然是奉天帝之命来统治我们的!这时,狐狸见老虎迟疑着不敢吃它,知道他对自己的那一番说词已经有几分相信了,于是便更加神气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后指着老虎的鼻子说:‘怎么,难道你不相信我说的话吗?那么你现在就跟我来,走在我后面,看看所有野兽见了我,是不是都吓的魂不附体,抱头鼠窜。’老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照着去做了。于是,狐狸就大模大样的在前面开路,而老虎则小心翼翼的在后面跟着。他们走没多久,就隐约看见森林的深处,有许多小动物正在那儿争相觅食,但是当它们发现走在狐狸后面的老虎时,不禁大惊失色,狂奔四散。这时,狐狸很得意的掉过头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这种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惊胆战,但他并不知到野兽怕的是自己,而以为他们真是怕狐狸呢!狡狐之计是得逞了,可是他的威势完全是因为假借老虎,才能平着一时有利的形势去威胁群兽而那可怜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己还不自知呢!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惧昭奚恤,完全是因为大王的兵全掌握在他的手里,那也就是说,他们畏惧的其实是大王的权势呀!”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凡是藉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藉着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

成语造句

那只小狗在大狗面前总是耀武扬威,好像在狐假虎威一般。

成语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森林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老虎是这片森林当之无愧的霸主,它威风凛凛,凶猛无比,其他动物都对它敬畏有加。 有一天,一只狐狸在森林中觅食。这只狐狸聪明狡黠,它总是能想出各种办法来获取食物。正当狐狸四处寻找食物的时候,突然与老虎不期而遇。老虎看到狐狸,立刻两眼放光,心想这可是一顿美味的食物。狐狸见状,心中大惊,但它很快就镇定下来,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 狐狸挺直了身子,摆出一副高傲的姿态,对老虎说:“老虎,你可知道我是谁?我可是上天派来管理这片森林的使者,所有动物都要听从我的指挥。如果你胆敢吃我,上天一定会惩罚你的。”老虎听了,心中半信半疑,但看到狐狸那自信的模样,它也有些迟疑了。 狐狸看到老虎有些犹豫,便趁热打铁,继续说道:“你若是不信,可以跟在我后面,看看其他动物见了我是怎样的反应。”老虎心想,这样也好,便决定跟着狐狸一探究竟。 狐狸大摇大摆地在前面走,老虎则悄悄地跟在后面。当其他动物们看到狐狸身后跟着威风凛凛的老虎时,都吓得四散逃窜。狐狸得意地回头看了一眼老虎,说:“看到了吧,它们都如此惧怕我,这就是我的威严。”老虎此时心中虽然还是有些疑惑,但也开始相信狐狸的话了。 就这样,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在森林中耀武扬威了一番。而老虎呢,因为被狐狸的谎言所迷惑,暂时放过了这顿“美餐”。 后来,这个故事在森林中流传开来,其他动物们都知道了狐狸的诡计。它们明白,狐狸其实只是在借助老虎的威风来吓唬大家。这也让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人就像这只狐狸一样,仗着别人的权势来欺压他人,而自己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实力。而我们在面对这样的人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他们虚假的表象所迷惑。 正如《战国策·楚策一》中所说:“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这便是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由来,它形象地描绘了那些借助他人权势来逞强的人,也提醒着我们要善于分辨真假,不要被表象所蒙蔽。

解衣推食

成语拼音

jiě yī tuī shí

成语解释

推:让。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别人吃。形容对人热情关怀。

典故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成语典故

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手下的韩信因得不到重用就投靠刘邦。刘邦认为韩信是一个很好的人才,就把他的衣服送给韩信,还给韩信送去精美的食物、兵马。韩信带兵灭掉齐国。项羽派武涉去劝韩信自立为王,被韩信拒绝。

成语造句

他对朋友十分真诚,朋友遇到困难时,他总是竭尽全力地帮助,甚至能做到解衣推食。

成语故事

在秦末汉初的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中,有这样一个令人感慨的故事。 韩信,这位杰出的军事将领,起初并未受到重用。他曾在项羽麾下,却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小角色,才华得不到施展。心灰意冷之下,韩信决定离开项羽,转而投向刘邦。 起初,韩信在刘邦这里也没有立刻崭露头角。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萧何发现了他的非凡才能。萧何极力向刘邦推荐韩信,刘邦这才开始重视起韩信来。 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后,韩信果然不负所望,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带领汉军屡战屡胜,为刘邦争夺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韩信为刘邦征战的过程中,刘邦对他关怀备至。有一次,韩信在前线奋勇作战,刘邦在后方却时刻牵挂着他。当得知韩信在战场上历经艰辛,刘邦心疼不已。他亲自带着食物和衣物来到韩信的营帐,将自己的衣服脱下给韩信披上,把自己的食物推到韩信面前让他享用。这一举动让韩信深受感动,他意识到刘邦对他是真心的敬重和关爱。 韩信感慨万千,他深知刘邦的“解衣推食”之恩情深厚,于是更加坚定地为刘邦效力。在日后的战斗中,他拼尽全力,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解衣推食”这个成语也由此流传下来,用来形容对他人真诚地关怀和帮助,不惜拿出自己的东西与人分享。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刘邦与韩信的这段故事,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让人们看到了在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里,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力量。它也提醒着我们,在生活中,当我们对他人付出真诚和善意时,或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回报,就如同韩信因刘邦的解衣推食而忠心耿耿一样。

胯下之辱

成语拼音

kuà xià zhī rǔ

成语解释

胯下:两条腿之间。从胯下爬过的耻辱。

典故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成语典故

秦朝末年,淮阴人韩信年轻时文质彬彬,十分斯文。屠中有一个恶少见韩信软弱可欺就纠集一帮人围攻他,让他求饶必须从恶少胯下钻过,韩信见寡不敌众就只好忍一时之气,从恶少胯下爬过。后来他成为一个大谋略家,帮助刘邦成就大业。

成语造句

他曾经遭受过胯下之辱,但他并未因此而气馁,反而奋发图强,最终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成语故事

在秦朝末年,有一个年轻人叫韩信。韩信自幼父母双亡,生活贫苦,但他却心怀大志,渴望有一天能出人头地。 韩信身材高大,却整日无所事事,只能依靠别人的施舍度日。有一天,他在淮阴的集市上闲逛,遇到了一群恶霸。这群恶霸平日里就横行霸道,看到韩信落魄的样子,便心生戏弄之意。其中一个恶霸拦住韩信,轻蔑地说道:“你虽然长得高大,还经常带着剑,其实不过是个胆小鬼罢了。你要是有种,就拿剑刺我;要是不敢,就从我胯下钻过去。”韩信听了,心中愤怒不已,但他深知自己此时势单力薄,若是与这群恶霸硬拼,必定吃亏。他咬咬牙,强忍住心中的屈辱,在众人的哄笑声中,从恶霸的胯下钻了过去。 这件事让韩信遭受了极大的耻辱,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提升自己,将来出人头地,让那些曾经嘲笑和侮辱过他的人刮目相看。韩信开始刻苦学习兵法和武艺,他四处游历,增长见识。 后来,天下大乱,韩信投身到了反秦的义军之中。他凭借着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在战场上屡立战功。他先后辅佐了项羽和刘邦,最终帮助刘邦击败了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 刘邦称帝后,韩信被封为楚王。有一天,韩信回到了淮阴,找到了当年那个让他遭受胯下之辱的恶霸。恶霸惊恐万分,以为韩信是来报仇的,连忙跪地求饶。然而,韩信却并没有惩罚他,反而笑着对他说:“当年若不是你激励我,或许我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我不但不会怪罪你,还要感谢你。”说完,韩信赏赐了恶霸许多财物,让他离去。 韩信能忍胯下之辱,体现了他的非凡气度和远大抱负。他没有被一时的屈辱所打倒,而是将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他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世人们津津乐道的典范,告诫人们在面对困境和侮辱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正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只有具备这种坚韧不拔的品质,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狼狈为奸

成语拼音

láng bèi wéi jiān

成语解释

狼和狈一同出外伤害牲畜,狼用前腿,狈用后腿,既跑得快,又能爬高。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

典故出处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十六:“故世言事乖者称狼狈。”

成语典故

传说从前有一只狼和一只狈一起来到牧民的羊圈外面准备偷羊吃,羊圈很高,它们跳不过去,于是想出一个办法,由狼站在狈的脖子上,狼用前脚去抓羊。这样狼伸出前爪狠狠地抓住一只羊拖出羊圈与狈一起享用美餐一顿。

成语造句

他们为了私利勾结在一起,做出了许多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简直就是狼狈为奸。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森林中,生活着一只狼和一只狈。狼生性凶残,善于奔跑和攻击;狈则较为狡猾,头脑灵活。 有一天,狼在森林中寻找食物时,遇到了一群猎人。它慌忙逃窜,却不小心掉进了猎人设下的陷阱。狼在陷阱中挣扎了许久,却始终无法逃脱。就在它感到绝望的时候,狈出现了。狈看到狼被困在陷阱中,心中便有了主意。它绕着陷阱走了几圈,然后对狼说:“我可以帮你逃出来,但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狼急切地问:“什么条件?”狈狡黠地说:“以后我们要一起合作,共同寻找食物,所得的食物要平分。”狼虽然有些不情愿,但为了能逃脱陷阱,还是答应了狈的要求。 于是,狈找来了一根长长的树枝,伸进陷阱中让狼咬住。然后,狈用力地拉着树枝,狼也用尽全力往上爬。经过一番努力,狼终于从陷阱中爬了出来。从那以后,狼和狈就开始了它们狼狈为奸的合作。 它们经常一起出没在森林中,寻找那些弱小的动物下手。狈会利用它的智慧,想出各种计谋来诱骗猎物,而狼则凭借着它的凶猛和力量进行攻击。它们配合默契,屡屡得手。 有一次,它们盯上了一只老山羊。狈悄悄地绕到了老山羊的背后,而狼则在正面张牙舞爪地吓唬老山羊。老山羊被吓得不知所措,就在它犹豫的时候,狈突然从后面冲出来,将老山羊撞倒在地。狼立刻扑上去,咬住了老山羊的脖子。就这样,它们成功地捕获了老山羊。 随着时间的推移,狼和狈的恶行越来越多,森林中的动物们都对它们恨之入骨。然而,它们却不以为意,依然我行我素。 在《酉阳杂俎》中就曾记载:“故世言事乖者称狼狈。”这充分说明了狼和狈这种相互勾结、为非作歹的行为是多么令人唾弃。它们的行为不仅伤害了其他动物,也破坏了森林的和谐与安宁。 然而,善恶到头终有报。最终,它们的恶行引起了森林中一位智慧的长者——狐狸的注意。狐狸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计划来对付狼和狈。它利用狼和狈之间的贪婪和不信任,设下了一个陷阱。当狼和狈再次按照以往的方式去捕捉猎物时,却落入了狐狸的陷阱。它们挣扎了许久,却始终无法逃脱。最终,它们为自己的恶行付出了代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那些为了私利而勾结在一起、做坏事的人,最终都不会有好下场。我们应该秉持正义和善良,远离那些狼狈为奸的行为和人。

沐猴而冠

成语拼音

mù hóu ér guàn

成语解释

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典故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成语典故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起义军纷纷起兵反秦。他们在全国各地和秦军作战,没有统一的指挥,于是约定:如果谁能够先打入咸阳,推翻秦朝的暴政,谁就做关中王。  在这些起义军将领中,刘邦和项羽是最有实力的,刘邦虽然出身卑微,但善于用人,所以他手下有很多本领高强的人。而项羽本人就是一员能征善战的大将,所以他领导的起义军的军事力量是最强的。但是,他这个人有些刚愎自用,不爱听别人的不同意见,一向独断专行。在战争发展的过程中,刘邦充分听取部下的意见,进攻路线安排得十分巧妙,受到的阻力较小,因而得以抢先一步进驻咸阳,俘虏了秦王子婴,灭了秦朝。但是,刘邦心里清楚,凭自己的实力一时还无法与项羽对抗,他便以退为进,先将军队撤出了咸阳,等待日后有了机会再成就大事。  项羽的路线安排不是很好,所以总是和秦军正面遭遇,费尽千辛万苦还是晚来一步。所以他对刘邦极为不满,就以胡作非为来发泄心中的怨愤。项羽率领大队人马到处冲撞杀戮,又放火烧了秦宫,大火烧了几个月,把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烧成了一片焦土瓦砾。即便这样,他还觉得不够解气,又把秦朝留下的珠宝玉器洗劫一空,然后准备率领众人回到江东。  当时,项羽手下的有识之士劝他说:“咸阳处在关中要地,土地肥沃,物产富饶,而且地势险要,您不如就在这里建都,这样有利于您奠定霸业。”项羽本也有些心动,可是一看眼前的咸阳已被自己弄得残破不堪,哪里还像个都城的样子?就更加怀念故乡,所以一心只想回到故里去。他对那个劝他的人说:“人要是富贵了,就应该回到故乡去,让父老乡亲知道你现在是什么样子。要是富贵了还不回故乡,就好像是穿着漂亮的锦绣衣服在黑夜里行走,你的衣服再好也没有人看得见,有什么用呢?所以我还是要回到江东去。”那人听了这话,觉得项羽实在算不上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就私下对别人说:“人家都说楚国人徒有其表,就好像是猴子戴上帽子假充人一样,我以前还不相信,这次和楚王谈话之后,我才知道果真如此啊!”  不料,这句话传到了项羽的耳朵里,他非常生气,立即把那人抓来,投入鼎镬里活活烹死了。

成语造句

他虽然表面上西装革履、人模人样,可实际上其行为却尽显低俗,简直就是沐猴而冠。

成语故事

在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义军纷纷崛起。其中有一支由项羽率领的楚军,势力强大,战功赫赫。 项羽身材高大,勇猛无比,但他也有着性格上的缺陷。在推翻秦朝之后,项羽开始分封诸侯。然而,他在很多决策上却显得目光短浅,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 当时有人劝项羽说:“关中地区地势险要,土地肥沃,是成就霸业的好地方,应该在此建都。”但项羽却一心想着回到家乡,他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于是他放弃了关中,执意回到东方。 在处理一些政务和与其他诸侯的关系上,项羽常常表现得简单粗暴。他虽然拥有强大的武力,但在治理国家和领导众人方面却显得力不从心。他不懂得如何安抚民心,也不善于团结各方势力。 后来,有人看到项羽的这些行为,私下里议论道:“项羽就如同那沐猴而冠,虽然外表看起来威风凛凛,像是个王者,但实际上内在空虚,缺乏真正的王者智慧和才能。” 这个评价传到了项羽的耳中,他顿时大怒,立刻下令追查是谁说的这话。最终,他找到了说这话的人,并将其处死。然而,这并不能改变人们对他的看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羽在政治和军事上的一系列失误逐渐显现出来。他与刘邦之间的争斗也越发激烈,最终在楚汉相争中逐渐处于劣势。尽管他在战场上依然勇猛,但他的统治却越来越不得人心。 最终,项羽在垓下之战中遭遇惨败,四面楚歌,无奈之下只得自刎而亡。他的一生,虽然有着辉煌的战功,但却因为自身性格和决策上的缺陷,最终未能成就真正的霸业。正如“沐猴而冠”这个成语所形容的那样,空有其表,而无其实。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项羽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人引以为戒的范例,提醒着人们要有真正的智慧和才能,才能在复杂的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

鸟尽弓藏

成语拼音

niǎo jìn gōng cáng

成语解释

鸟没有了,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典故出处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成语典故

春秋末期,吴、越争霸,越国被吴国打败,屈服求和。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任用大夫文种、范蠡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国家转弱为强,终于击败吴国,洗雪国耻。吴王夫差兵败出逃,连续七次向越国求和,文种、范蠢坚持不允。夫差无奈,把一封信系在箭上射入范蠡营中,信上写道:“兔子捉光了,捉兔的猎狗没有用处了,就被杀了煮肉吃;敌国灭掉了,为战胜敌人出谋献策的谋臣没有用处了,就被抛弃或铲除。两位大夫为什么不让吴国保存下来,替自已留点余地呢?”文种、范蠡还是拒绝议和,夫差只好拔剑自刎。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在吴宫欢宴群臣时,发觉范蠡不知去向,第二天在太湖边找到了范蠡的外衣,大家都以为范蠡投湖自杀了。可是过了不久,有人给文种送来一封信,上面写着:“飞鸟打尽了,弹弓就被收藏起来;野兔捉光了,猎狗就被杀了煮来吃;敌国灭掉了,谋臣就被废弃或遭害。越王为人,只可和他共患难,不宜与他同安乐。大夫至今不离他而去,不久难免有杀身之祸。”文种此时方知范蠢并未死去,而是隐居了起来。他虽然不尽相信信中所说的话,但从此常告病不去上朝,日久引起勾践疑忌。一天勾践登门探望文种,临别留下佩剑一把。文种见剑鞘上有“属楼”二字,正是当年吴王夫差逼忠良伍子胥自杀的那把剑。他明白勾践的用意,悔不该不听范蠡的劝告,只得引剑自尽。

成语造句

他为公司立下了汗马功劳,没想到最终却落得个鸟尽弓藏的结局。

成语故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令人感慨的故事。 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曾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打败了强大的吴国。然而,在功成名就之后,范蠡却敏锐地察觉到了危险的气息。勾践此人,可共患难却难同享富贵。随着越国的日益强大,勾践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范蠡深知勾践的性格,他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如同处在悬崖边缘。曾经,他们为了复国大业齐心协力,如今大业已成,自己的存在也许会让勾践心生忌惮。正如那在战争中发挥巨大作用的良弓,当飞鸟被射尽之后,便再无用武之地,很可能面临被收藏起来甚至被毁掉的命运。 于是,范蠡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他放弃了荣华富贵,带着家人悄然离去。他写信给好友文种,劝他也早日离开,以免遭遇不测。但文种却没有听从范蠡的劝告,他认为自己为越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勾践不会亏待他。 然而,文种的想法太过天真。不久之后,勾践果然对他起了疑心,开始疏远他。最终,文种被勾践赐死。 鸟尽弓藏的悲剧在历史上不断上演。汉朝建立后,韩信也曾为刘邦立下赫赫战功,但刘邦坐稳江山后,对韩信也产生了猜忌。最终,韩信被吕后设计杀害。 这些故事都让人唏嘘不已。在权力和利益的面前,人性的弱点往往会暴露无遗。那些曾经的功臣们,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后,却成为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鸟尽弓藏的成语,不仅是对历史的一种总结,更是对人性的一种深刻洞察。它提醒着人们,在复杂的社会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懂得审时度势,不可居功自傲。同时,也让我们明白,权力的更迭和人心的变化是多么的无常。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保持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才能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中立足。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看到类似的情景。当一个团队完成了一项重要任务后,有些人可能会因为功劳而骄傲自满,不懂得收敛。而此时,团队的领导者可能就会对他们产生不满,甚至采取一些措施。所以,我们要时刻牢记鸟尽弓藏的教训,在得意时不忘形,在失意时不气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

十面埋伏

成语拼音

shí miàn mái fú

成语解释

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典故出处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从今后跳出了九重围子连环寨,脱离了十面埋伏大会垓。”

成语典故

楚汉相争时期,汉王刘邦重用淮阴人韩信,先后活捉魏王豹、赵王歇、燕王藏荼、齐王田广。他被刘邦封为齐王后率30万大军和彭越的军队会师,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他采取十面埋伏的战术,逼使项羽在乌江自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成语造句

在那片危机四伏的森林中,他仿佛置身于十面埋伏之中,每一步都需格外谨慎。

成语故事

在楚汉相争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 当时,刘邦和项羽的争斗已进入到关键阶段。刘邦听取了谋士的建议,准备对项羽发动一场决定性的进攻。项羽的楚军虽然勇猛,但在长期的战争中也逐渐疲惫和削弱。 刘邦的大军悄悄地在项羽可能经过的地方设下了层层埋伏。这里地形复杂,山林茂密,非常适合隐藏兵力。 当项羽率领楚军进入这片区域时,他们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已经悄然临近。刘邦一声令下,各处伏兵四起,喊杀声震天动地。楚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陷入了极度的混乱之中。 项羽奋力指挥楚军抵抗,但四面八方都是刘邦的军队,他们仿佛陷入了一个无法逃脱的陷阱。刘邦的士兵们如潮水般涌来,不断地冲击着楚军的防线。 项羽看着自己的士兵们一个个倒下,心中充满了悲愤和无奈。他意识到,这次自己可能真的陷入了绝境。然而,项羽毕竟是一代豪杰,他并没有轻易放弃,而是带领着残余的楚军拼死突围。 经过一番浴血奋战,项羽终于突出了重围,但他的楚军已经损失惨重。这场战役,让项羽的实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也为刘邦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十面埋伏”之战,它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谋略的重要性。刘邦通过巧妙的布局和果断的行动,成功地给予了项羽沉重的打击,从此改变了楚汉相争的局势。而“十面埋伏”这个成语也由此流传下来,用来形容形势极其危急,四面受敌,陷入重重包围之中。

四面楚歌

成语拼音

sì miàn chǔ gē

成语解释

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典故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成语典故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禁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看,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因为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看又失败自杀的情节,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凡是陷于此种境地者,其命运往往是很悲惨的,例如某人因经常与坏人为伍,不事生产,游手好闲;但后来却破那些坏人逼迫的无以为生,求助于别人时,别人也应他平日行为太坏,绝不同情更不理睬,这人所处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又如学校里讨论学术问题,其学生不学无术(成语,意即没有学术)、信口雌黄、颠倒是非,同学们群起而攻之,这学生便完全处于孤立地位,这也可叫做“四面楚歌”。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脚踏实地的做事,若是行差踏错,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运了。

成语造句

他被对手逼入绝境,仿佛置身于四面楚歌的困境之中,举步维艰。

成语故事

在楚汉相争的历史舞台上,曾经上演过一幕惊心动魄的场景。 项羽,这位勇猛无比的西楚霸王,曾经以其赫赫战功称霸天下。然而,时运不济,他在与刘邦的争斗中逐渐陷入了困境。 那是一个决定命运的夜晚,项羽的军队被刘邦重重围困在垓下。四周一片寂静,只有隐隐的风声和士兵们低沉的呼吸声。突然,从四面八方传来了一阵凄凉的歌声,那歌声如泣如诉,充满了哀怨和思乡之情。项羽和他的士兵们都惊呆了,他们仔细聆听,发现这些歌声竟然都是楚地的歌谣。 项羽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意识到刘邦已经用计扰乱了他士兵们的军心。这些来自家乡的歌声,让士兵们想起了远方的亲人和故乡,他们的斗志开始瓦解。项羽的脸色变得十分阴沉,他知道此时的局势已经极其危急。 在这四面楚歌的氛围中,项羽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无奈。他回想起自己曾经的辉煌,带领着楚军南征北战,何等的威风。可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他想起了自己与虞姬的深情,而如今,他可能连自己心爱的人都保护不了。 项羽悲愤交加,他带着残兵败将奋力突围。在激烈的战斗中,他依然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勇气,但无奈大势已去。最终,项羽在乌江边停下了脚步,面对滔滔江水,他长叹一声,觉得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四面楚歌这个成语,从此成为了一个象征着陷入绝境、孤立无援的代名词。它让人们铭记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也让人们感叹命运的无常和战争的残酷。而项羽的故事,更是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传奇,他的英勇与悲壮,将永远被后世传颂。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四面楚歌的故事却如同夜空中的繁星,永远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兔死狗烹

成语拼音

tù sǐ gǒu pēng

成语解释

烹:烧煮。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典故出处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吴越之间经常起争端。公元前497年,吴国大败越国,越王勾践委曲求全向吴国求降,去吴国给吴王夫差当奴仆。在大夫范蠡的帮助下,越王勾践终于骗得夫差的信任,三年后,被释放回国。勾践为了不忘国耻,就每天晚上睡在柴草上,坐卧的地方也悬着苦胆,每天吃饭之前都要先尝一口苦胆。经过十年的奋斗,越国终于打败了吴国。  辅助越王勾践报仇雪恨的主要是两个人,一个是范蠡,还有一个是文种。当时勾践在会稽山一战中大败,国力也不足以与吴国相抗。他就和范蠡、文种两个大臣商议怎样才能报仇雪耻。范蠡劝勾践主动向吴王示好,以便争取时间发展生产,增强国力,提高军事力量。  这时候,夫差因当上了霸主,骄傲起来,一味贪图享乐。文种劝勾践向吴王进贡美女。越王勾践就派人到处物色美女,结果在浣溪边找到了花容月貌、沉鱼落雁的西施。越王派范蠡把她献给了夫差。夫差一见西施,顿时被迷住了,把她当做下凡的仙女,宠爱得不得了,也逐渐放松了对勾践的监视。随后,文种和范蠡又帮助勾践取得夫差的信任。他们还设计让夫差杀了忠臣伍子胥;送给吴国浸泡过、不能发芽的种子,害得吴国当年颗粒无收,到处闹饥荒,国内人心大乱。  越国能够灭掉吴国,范蠡和文种是最大的功臣。勾践在灭掉吴国后,因范、文二人功劳卓著,便要拜范蠡为上将军,文种为丞相。但是范蠡不仅不接受封赏,还执意要离国远去。他不顾勾践的再三挽留,离开越国,隐居齐国。范蠡离开后,还惦记着好友文种,于是就派人悄悄送了一封信给文种,在信上告诉他:你也赶快离开吧,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勾践心胸狭窄,只可与他共患难,不能同他共富贵。你要记住:“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但是,文种不相信越王会加害自己,坚持不肯走,还回信说:“我立下这么大的功劳,正是该享受的时候,怎么能就这样离开呢?”果然在文种当丞相不久,勾践就给他送来当年夫差叫伍子胥自杀时用的那把剑,同时带了这么一句话:先生教给寡人七种灭吴的办法,寡人只用了三种,就把吴国给灭了,还剩下四种没有用,就请先生带给先王吧。文种一看,就明白了,后悔当初没有听范蠡的话,无奈之下只好举剑自杀了。

成语造句

在古代的政治斗争中,常常出现兔死狗烹的悲剧,那些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的臣子,最终却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成语故事

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个国家正处于激烈的变革与纷争之中。 这个国家有一位英明的君主,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招揽了众多有才能的臣子。其中有一位将军,他勇猛无比,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多年的征战中,他率领着军队南征北战,帮助君主征服了一个又一个敌对势力,拓展了国家的疆土。 随着国家的逐渐稳定和强大,这位将军的声望也日益高涨。然而,君主却开始感到一丝不安。他担心这位战功卓著的将军会功高震主,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君主渐渐对将军产生了猜忌之心。 在一次战争结束后,国家终于迎来了相对的和平时期。君主觉得将军的利用价值已经不大了,便开始策划如何除掉他。他先是逐渐削弱将军的权力,然后在一些小事上故意刁难将军。将军虽然察觉到了君主的变化,但他一心忠诚于国家,认为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君主终究会明白他的忠心。 可是,君主的决心已定。终于有一天,君主找到了一个借口,将将军逮捕入狱。将军在狱中悲愤交加,他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而那些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臣子们,有的为了自保选择了沉默,有的则落井下石。 不久后,将军被处以极刑。这位曾经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英雄,就这样悲惨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君主在除掉将军后,也并没有感到安心,他的国家开始陷入了内部的纷争和混乱之中。 正如历史上许多类似的故事一样,“兔死狗烹”的悲剧不断上演。在权力和利益的驱使下,人们往往会忘记曾经的情谊和忠诚。汉高祖刘邦在夺得天下后,也曾对功臣韩信等人大开杀戒;明太祖朱元璋更是大肆屠戮功臣。这些例子都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权力斗争的残酷。 然而,历史也告诉我们,真正伟大的君主应该懂得如何平衡权力与忠诚,如何珍惜和利用人才。只有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繁荣昌盛。而那些只知道“兔死狗烹”的君主,最终往往会自食恶果,被历史所唾弃。我们应当从这些故事中汲取教训,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

兔死狗烹-成语图片

兔死狗烹

为虎作伥

成语拼音

wèi hǔ zuò chāng

成语解释

伥:伥鬼,古时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成伥鬼,专门引诱人来给老虎吃。替老虎做伥鬼。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典故出处

《太平广记》卷四百三十:“伥鬼,被虎所食之人也,为虎前呵道耳。”宋·孙光宪《北梦琐言逸文》卷四:“凡死于虎,溺于水之鬼号为伥,须得一人代之。”

成语典故

唐穆宗长庆年间,传说有个处士马拯,听说衡山祝融峰人住着一个伏虎长老。他带了一个童仆,上山去拜访那位长老。  他登上祝融峰,见到一座佛寺里,果然有个须发皆白的老和尚。老和尚很热情,一定要留马拯吃饭,可是厨房里的油和盐正巧用完了。马拯就叫童仆下山去买油盐。老和尚陪送他走出寺门。马拯独自一人站在寺边观赏山景。这时,从山下又来了一个叫马沼的隐士。两人互通姓名之后,马沼说他在半山腰看见一只猛虎在叫人……马拯问了那人的年龄、容貌、衣着,惊叫道:“那是我的童仆!”马沼又说:“奇怪的是,那猛虎吃了人后,忽然变成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和尚。”不一会,老和尚回来了,马沼轻声对马拯说:“正是这个和尚。”天晚了,老和尚要请他们住僧房,两人却喜欢住在斋堂里。他们把门紧紧闩上,观察着外面的动静。半夜里,有只老虎几次来撞门,两人用力顶住,门才没有被撞开。两人决心要除掉这只吃人的老虎,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第二天一早,两人说是后院一口井里传出怪声音,把老和尚骗到井边。当老和尚凑到井口看时,马沼一用力,把他推下井去。和尚一落水,立刻变成了老虎。两人搬来大石头,把它砸死了。两人下山时迷了路,后来幸亏遇见一个猎人,就住在搭在树上的窝棚里过夜。半夜里,马拯突然被树下的人声吵醒。他借着月光一看,竟有几十个人,叫嚷着要替老虎报仇。猎人告诉他们,这些人都是被老虎吃掉了,可死后却替老虎开道,成了伥鬼。马拯骂道:“你们这些伥鬼,死在老虎嘴里,还要为它痛哭、报仇!”古代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成伥鬼,还要为老虎效力。成语“为虎作伥”由此而来,现比喻为坏人做帮凶。

成语造句

他居然为了那点利益去帮助恶霸欺负弱小,简直就是为虎作伥,这种行为实在令人不齿。

成语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地处深山的小村庄。村子虽然不大,但村民们一直过着宁静而祥和的生活。 然而,有一天,一只凶猛的老虎从山林中窜出,打破了村庄的平静。这只老虎异常残暴,它在村庄附近频繁出没,伤害村民和牲畜,让人们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之中。 村里有个年轻勇敢的猎人,名叫李明。他看到老虎给大家带来的灾难,决心除掉这只恶虎。于是,他带上自己的弓箭和猎刀,进入山林追踪老虎。 经过几天的艰苦寻找,李明终于找到了老虎的踪迹。在一场激烈的搏斗中,李明不幸受了重伤,但他依然顽强地与老虎周旋。最终,老虎也身负重伤逃走了。 老虎逃到了一个阴暗的山洞里,它躺在地上,气息奄奄。这时,一个邪恶的鬼魂出现了。这个鬼魂生前就是个为非作歹的人,死后也不得安息。他看到老虎的惨状,心中生出了一个恶毒的念头。他对老虎说:“我可以帮你恢复力量,但你要答应我,以后要听我的指挥,一起去伤害更多的人。”老虎为了报仇,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鬼魂施展邪术,让老虎的伤势迅速痊愈,并且变得更加凶猛。从此,老虎和这个鬼魂一起,开始在附近的村庄肆虐。鬼魂总是先出现在一些人的面前,迷惑他们,然后指引老虎去袭击这些人。而那些被鬼魂迷惑的人,就像是被控制了一样,乖乖地走向老虎,成为老虎的口中之食。 人们对这种奇怪的现象感到十分恐惧,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后来,有一位路过的智者听说了这件事,他告诉大家:“这只老虎是在那个邪恶鬼魂的驱使下作恶,那些被迷惑的人就像是在为虎作伥啊。” 李明得知这个情况后,知道自己必须再次挺身而出。他不顾身上的伤痛,四处寻找对付老虎和鬼魂的办法。终于,他从一位老猎人那里学到了一种特殊的法术,可以克制鬼魂。 李明带着法术,再次进入山林。经过一番艰难的寻找和战斗,他终于找到了老虎和鬼魂。他施展法术,与老虎和鬼魂展开了最后的决战。在激烈的战斗中,李明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勇气,终于成功地打败了老虎和鬼魂,为人们除掉了这个巨大的祸害。 村庄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人们为了纪念李明的勇敢和功绩,将他的故事传颂了下去。而“为虎作伥”这个成语,也流传开来,用来形容那些帮助恶人作恶的人。这个故事提醒着人们,要保持警惕,不要成为邪恶势力的帮凶,要勇敢地与恶势力作斗争,维护正义和善良。

一败涂地

成语拼音

yī bài tú dì

成语解释

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典故出处

《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

成语典故

秦朝时候,沛县县令叫泗水亭长刘邦押送一批老百姓到骊山做苦工;不料走到半路上,接二连三地逃走了很多,刘邦想:这样下去,不等到骊山,就一定会逃光,自己免不了要被治罪,他想来想去,索性把没有逃跑的都释放了,自己和一些不想走的人躲在芒、阳二县交界的山泽中。秦二世元年,陈涉在大泽乡起兵反秦,自称楚王。沛县令想归附,部属萧何和曹参建议说:“你是秦朝县令,现在背叛秦朝,恐有些人不服,最好把刘邦召回来,挟制那些不服的人,那就好办了。”沛县令立即叫樊噜去请刘邦。可是当刘邦回来时,沛县令见他领有近百人,恐他不服从自己的指挥,又懊悔起来。于是下令紧关城门,不让刘邦进城。刘邦在城外写了一封信,绑在箭上尉给城里的父老,叫沛县父老们齐心杀了县令,共同抗秦,以保全身家。父老们果真杀掉县令,打开城门,迎接刘邦进沛县,并请地做县令。刘邦谦虚地说:“天下形势很紧张,假若县令的人选安排不当,就当“一败涂地”,请你们另外迟择别人吧!”但最后,刘邦还是当了县令,称做沛公。“一败涂地”本来是一旦破败,就要肝脑涂在地上的意思。但后人则一直借用它说明失败之后,而至不可收拾的情势。例如一个商人因贪图眼前之利,盲目推销劣货,但消费者却不去上当,于是这个商人货物积滞,周转不灵,而至“一败涂地”,不可收拾。又如一个球队,因为球员间合作得不紧密,遇到挫折,更是手忙脚乱,以至“一败涂地”,不可收拾。

成语造句

他由于骄傲自大,在这次竞争中输得一败涂地。

成语故事

在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义军纷纷崛起。其中有一位名叫刘邦的人物,他出身平民,但有着非凡的志向和勇气。 起初,刘邦的势力并不强大,他在与秦军的战斗中也经历了不少挫折。然而,刘邦善于用人,麾下聚集了一批有才能的谋士和猛将。 与此同时,还有另一支强大的势力由项羽统领。项羽英勇无比,武力超群。刘邦和项羽曾联手对抗秦军,取得了一些胜利。 随着秦朝的覆灭,刘邦和项羽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他们开始争夺天下的统治权。在一系列的争斗中,刘邦也曾遭遇过失败。 有一次,刘邦率领军队与项羽在彭城展开大战。由于刘邦的疏忽大意,他的军队被项羽打得大败,伤亡惨重,刘邦自己也险些丧命。这一战让刘邦陷入了极为艰难的境地,他的势力似乎一下子跌入谷底。 但刘邦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痛定思痛,反思自己的失误。他更加积极地招揽人才,听取谋士们的建议,重新整顿军队。 在之后的战斗中,刘邦逐渐挽回了劣势。他运用巧妙的战略和战术,与项羽展开了长期的周旋。 最终,刘邦在垓下之战中彻底击败了项羽,成功地夺取了天下,建立了汉朝。 刘邦从最初的失败到最终的胜利,他的经历正可谓是“一败涂地”后又重新崛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不能轻易放弃,而是要从中吸取教训,不断努力和改进,就有可能实现逆袭,取得最后的成功。正如《史记》中所记载的刘邦的经历,虽然经历了一败涂地的困境,但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智慧,最终成就了一番伟大的事业。

约法三章

成语拼音

yuē fǎ sān zhāng

成语解释

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

典故出处

《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汉书·刑法志》:“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

成语典故

出处《史记 高祖本纪》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到达离秦都咸阳只有几十里路的霸上。子婴在仅当了46天的秦王后,向刘邦投降。刘邦进咸阳后,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但他的心腹樊哙和张良告诫他别这样做,免得失掉人心。刘邦接受他们的意见,下令封闭王宫,并留下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藏有大量财宝的库房,随即还军霸上。为了取得民心,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他们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应该全部废除。现在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父老、豪杰们都表示拥护约法三章。接着,刘邦又派出大批人员,到各县各乡去宣传约法三章。百姓们听了,都热烈拥护,纷纷取了牛羊酒食来慰劳刘邦的军队。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刘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成语造句

刘邦进入咸阳后,为了稳定局面,与百姓约法三章,赢得了民心。

成语故事

在秦朝末年,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各地纷纷爆发起义。其中,刘邦率领的一支起义军逐渐崭露头角。 刘邦的军队一路打进了关中,秦王子婴见大势已去,便向刘邦投降。刘邦进入咸阳城后,面对秦宫的奢华和无数财宝,他的部将们都蠢蠢欲动,想要大肆抢掠一番。然而,刘邦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刘邦深知,如果任由士兵们抢掠,必然会失去民心。于是,他召集众人,郑重地宣布了几条规定:“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除此之外,废除秦朝的严苛律法,其他的一概既往不咎。这便是著名的“约法三章”。 百姓们听闻刘邦的这几条规定后,无不拍手称赞。他们原本对起义军心怀恐惧,担心会遭到掠夺和侵害,但刘邦的“约法三章”让他们打消了顾虑。与秦朝的严刑峻法相比,刘邦的做法无疑让百姓们看到了希望。 从历史记载来看,《史记·高祖本纪》中明确记载了刘邦的这一举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邦“约法三章”的举动传遍了整个关中地区,他也因此赢得了百姓们的衷心拥护和支持。百姓们纷纷送来牛羊酒食犒劳刘邦的军队,刘邦一概推辞不受,他说:“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这更进一步赢得了百姓们的爱戴。 在刘邦的治理下,关中地区逐渐恢复了秩序,社会也趋于稳定。而刘邦的“约法三章”也成为了他日后夺取天下的重要基石。当其他起义军因烧杀抢掠而失去民心时,刘邦却凭借着他的诚信和公正,赢得了百姓的广泛支持。 在楚汉相争的过程中,刘邦的“约法三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百姓们纷纷响应刘邦的号召,为他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最终,刘邦凭借着民心所向,战胜了强大的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 刘邦的“约法三章”不仅仅是一种政治手段,更是一种对百姓的承诺和责任。它体现了刘邦的智慧和远见,也为后世的统治者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在历史的长河中,“约法三章”这个成语也一直被人们传颂,提醒着人们要信守承诺,以法治国,尊重人民的权益。

专横跋扈

成语拼音

zhuān hèng bá hù

成语解释

跋扈:霸道,不讲理。专断蛮横,任意妄为,蛮不讲理。

典故出处

《后汉书·梁冀传》:“帝少而聪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

成语典故

东汉时期,狂妄自大、凶悍蛮横的大将军梁冀,凭着妹妹是汉顺帝的皇后,不可一世,仅一句话就杀了吕放全家。汉顺帝死后,梁冀不把汉冲帝、汉质帝、汉桓帝他们放在眼里,操纵朝中大权。汉桓帝忍无可忍决心杀死这个专横跋扈的将军。

成语造句

他在公司里行事作风如同专横跋扈一般,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意见和感受,导致员工们都对他颇有怨言。

成语故事

在古代,有一个名为公孙述的人。他原本是西汉末年的一个地方官。 当时天下大乱,各地纷纷出现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公孙述抓住机会,占据了益州等地,自称为王。随着势力的逐渐扩大,公孙述开始变得越来越骄横。他认为自己已经拥有了足够的实力,可以无视其他势力的存在。 公孙述在自己的领地内专横跋扈,为所欲为。他随意欺压百姓,搜刮民脂民膏,弄得民不聊生。对于手下的大臣和将领,他也毫不客气,经常凭借自己的喜好和情绪来决定他们的生死和前程。 有一次,一位忠诚的大臣向公孙述进谏,希望他能够收敛一些,多关心百姓的疾苦。然而,公孙述不仅不听,反而大发雷霆,认为这位大臣是在挑战他的权威。他当即下令将这位大臣处死,从此再也没有人敢直言进谏。 公孙述的专横跋扈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和反抗。一些地方的百姓纷纷组织起来,反抗他的统治。同时,其他的割据势力也对他虎视眈眈,准备寻找机会攻打他。 然而,公孙述却不以为意,依旧我行我素。他坚信自己的实力足以应对任何挑战,却忽视了民心向背的重要性。 最终,刘秀率领的汉军崛起,开始对公孙述的势力发动进攻。失去了民心的公孙述军队节节败退,他的统治也岌岌可危。在绝境之中,公孙述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为时已晚。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公孙述的专横跋扈最终导致了他的覆灭。他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世的一个教训,提醒人们不能过于骄横跋扈,要懂得尊重他人,关注民心所向,否则必将自食恶果。这个故事也让“专横跋扈”这个成语流传了下来,时刻警示着后人。

助纣为虐

成语拼音

zhù zhòu wéi nüè

成语解释

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

典故出处

《史记·留侯世家》:“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

成语典故

秦朝末年,刘邦率大军攻占京都咸阳,秦王子婴见大势已去就投降。刘邦进入咸阳后,见秦宫壮丽宏伟,有无数金银财宝和妙龄少女,他想留守咸阳。大将樊哙与谋士张良认为这是助纣为虐,会失去天下人心,刘邦就退守霸上。

成语造句

他为了自己的利益,竟然与那些坏人同流合污,简直就是助纣为虐。

成语故事

在遥远的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终日沉湎于酒色之中,不理朝政,致使国家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纣王身边有一个奸臣叫费仲,他为了讨好纣王,获得更多的权力和财富,不断地出谋划策,帮助纣王做出许多残暴不仁的事情。费仲巧言令色,蛊惑纣王加重赋税,剥削百姓,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困苦。他还建议纣王大兴土木,建造豪华的宫殿,以供纣王享乐,而这一切都需要百姓付出巨大的劳力和物力。 与此同时,纣王的暴行也引起了一些大臣的不满和担忧。其中有一位叫比干的忠臣,他多次直言进谏,希望纣王能够迷途知返,改邪归正。然而,纣王不仅不听劝告,反而对比干心生怨恨。费仲趁机在纣王面前进谗言,污蔑比干企图谋反。纣王在盛怒之下,竟然下令将比干挖心处死。 在纣王和费仲的胡作非为下,商朝的局势越来越危急。而在民间,有一位英雄人物名叫姜子牙,他目睹了百姓所遭受的苦难,决心推翻商朝的暴政。姜子牙四处招揽人才,组织起义军,准备与纣王一决高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姜子牙的势力逐渐壮大,他带领起义军与商朝的军队展开了多次激烈的战斗。在这个过程中,费仲依然死心塌地地帮助纣王,为他出谋划策,对抗姜子牙的起义军。但纣王的暴政早已失去了民心,最终,在姜子牙等人的努力下,商朝被推翻,纣王也在绝望中自焚而死。 而费仲这个助纣为虐的奸臣,也遭到了应有的惩罚,被历史永远地钉在了耻辱柱上。助纣为虐这个成语,便由此而来,用来形容帮助坏人干坏事。它提醒着人们,在面对邪恶和不公时,不能选择同流合污,而应该坚守正义和良知,勇敢地站出来与之抗争,否则就会像费仲一样遭到世人的唾弃和批判。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应从这些故事中汲取教训,明辨是非,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趾高气扬

成语拼音

zhǐ gāo qì yáng

成语解释

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典故出处

《左传·桓公十三年》:“举趾高,心不固矣。”《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成语典故

公元前701年春,楚国掌管军政的莫敖屈瑕,率军在郧国的城邑蒲骚(今应城西北)与郧、随、蓼等诸侯国的联军作战。由于对方盟国众多,气势盛大,屈瑕盛为恐慌。于是,他准备请求楚王增派军队。将军斗廉反对这样做,斗廉认为,敌方盟国虽多,但人心不齐,斗志不坚,只要打败郧国,整个盟国就会分崩离析。他建议集中兵力迅速攻破蒲骚。屈瑕采纳了斗廉的建议,猛攻蒲骚,大获全胜。这就是有名的“蒲骚之战”。  但是,屈瑕并无自知之明,把别人的功劳都算在自己的身上。因而骄傲起来,自以为是常胜将军,从此任何敌人都不放在眼里。  过了两年,楚玉又派屈瑕率军去攻罗国。出师那天,屈瑕全身披挂,向送行的官员告别,然后登上华美的战车,威风凛凛地扬长而去。  送行的大夫斗伯比返回时对御手说:“莫敖这次出征要吃败仗的!你看他那副趾高气扬的样子,还能冷静地、正确地指挥作战吗。”  斗伯比越想越感不妥,就吩咐御手驾车到王宫,求见楚王。他建议楚王给屈瑕增加军队,但楚王没答应。  屈瑕到了前线,更加不可一世。竟然下令军中“敢谏者处于极刑”。武断专横到了极点。  楚军来到罗国都城时,对方早就整军待战。屈瑕毫不在意。但部队随地驻扎,一点也不做戒备。  罗军联合卢襦(今襄樊市西南)的军队猛烈攻击。楚军马上溃散,死伤惨重。屈瑕乘着一辆战车,狼狈而逃。出征时那种趾高气扬的样子早已不见了。  屈瑕逃到楚国境内一个叫荒谷的地方,发现只剩孤身一人,好不悲伤,自缢而亡。

成语造句

他一旦取得了一点成绩,就变得趾高气扬起来,完全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国家叫郑国。郑国有一位大臣名叫屈瑕,他年轻气盛且颇具才能。 有一次,楚国准备攻打绞国。楚王任命屈瑕为将领,率领大军出征。出征之前,屈瑕显得信心满满,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他带领军队一路挺进,很快就抵达了绞国的边境。 面对强大的楚军,绞国自知难以正面抗衡,于是采取了坚守城池的策略。屈瑕见绞国紧闭城门,拒不出战,心中有些焦急。他身边的谋士建议他想办法诱敌出城,然后设下埋伏,一举击破绞国军队。 然而,此时的屈瑕却有些骄傲自满起来,他觉得绞国不过是个小国家,根本不足为惧。他完全没有把谋士的建议放在心上,甚至在军中表现得趾高气扬,对下属也开始傲慢无礼。 他的这种态度很快在军中蔓延开来,士兵们也渐渐变得轻敌起来。而绞国方面,他们通过观察楚军的动向,敏锐地察觉到了楚军的变化。于是,绞国派出小股部队出城骚扰楚军,然后佯装败退。 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屈瑕果然中计,他率领大军盲目追击,结果落入了绞国早已设好的陷阱之中。楚军顿时阵脚大乱,伤亡惨重。最终,这场战役以楚军的惨败告终。 屈瑕因为自己的趾高气扬和轻敌,导致了战争的失败,他无颜面对楚王,最终选择了自缢谢罪。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何时都不能骄傲自满,趾高气扬,否则很可能会因为自己的狂妄而付出惨痛的代价。正如《尚书·大禹谟》中所说:“满招损,谦受益。”一个人只有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取得更大的成就。而一旦骄傲自大,就可能会像屈瑕一样,遭遇失败和挫折。

不可一世

成语拼音

bù kě yī shì

成语解释

一世一时。认为当代的人都不行。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典故出处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卷十五荆公少年,不可一世。”

成语典故

盖兴会飙举,不可一世矣。★柳亚子《燕子龛遗诗序》

成语造句

他取得了一点小成就便趾高气扬,仿佛不可一世,这种态度让周围的人都很反感。

成语故事

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个名叫嬴政的人。他年少继位,心怀大志,凭借着非凡的智慧和果敢的决断,逐步统一了六国,建立起了庞大的秦帝国,成为了秦始皇。 秦始皇自认为天下已在掌握之中,他的功绩无人能及。他开始变得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在他的心中,自己就是这世间独一无二的主宰,其他人都不过是他脚下的蝼蚁。 他大规模地修建豪华宫殿和陵墓,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百姓们生活困苦,怨声载道,但秦始皇却毫不理会。他认为自己的决策都是正确的,不容置疑。 有一次,秦始皇出巡。沿途百姓纷纷跪地,不敢抬头直视。秦始皇坐在华丽的马车中,看着道路两旁的臣民,心中充满了自豪。他觉得自己的威严让所有人都敬畏,这种不可一世的感觉让他越发沉迷。 然而,他没有意识到这种不可一世的态度正在逐渐侵蚀他的统治。百姓们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一些有识之士看到了这种危机,但秦始皇却将他们的谏言视为对自己权威的挑战,对他们进行严厉的惩罚。 最终,在秦始皇去世后不久,秦帝国便陷入了动荡之中。百姓们纷纷揭竿而起,反抗秦的暴政。曾经不可一世的秦帝国,在短时间内土崩瓦解。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可一世的秦始皇和他的秦帝国成为了后人反思的典型案例。这个故事告诫着人们,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骄傲自满、不可一世。因为盛极必衰,只有保持谦逊和敬畏,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走得更远、更稳。正如《礼记》中所说:“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我们应当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

功高震主

成语拼音

gōng gāo zhèn zhǔ

成语解释

功功劳,功勋;震震动、威震;主君主。功劳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动而心有疑虑。

典故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他为公司立下无数功劳,业绩斐然,却不知已在不知不觉中功高震主,引起了上司的猜忌和打压。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位人物,他的名字叫白起。 白起,自幼熟读兵书,极具军事天赋。他从一名普通的士兵开始,凭借着卓越的战功,一路升迁,成为了秦国威震天下的名将。 当时,秦国欲图谋天下,白起率领秦军南征北战。在与韩、魏等国的战争中,他多次以少胜多,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尤其是在长平之战中,白起面对赵国的大军,巧妙运用战术,最终大破赵军,坑杀降卒四十余万,使得赵国元气大伤,秦国的威名远扬。 白起的战功赫赫,让他在秦国的地位如日中天。然而,随着他的声名鹊起,麻烦也随之而来。秦王开始对白起产生了疑虑,担心他功高震主。一些奸臣也趁机在秦王耳边进谗言,说白起有不臣之心。 尽管白起对秦国忠心耿耿,但他的光芒太过耀眼。秦王逐渐疏远了他,不再像以前那样信任和重用他。而白起自己,由于常年征战,身体也每况愈下。 最终,在奸臣的挑拨下,秦王对白起下达了赐死的命令。白起接到命令后,悲愤交加,他长叹道:“我为秦国立下如此大功,到头来却落得如此下场。”说完,便拔剑自刎。 白起的悲剧,正是功高震主的典型写照。历史上,如白起这样因功劳太大而引起君主猜忌,最终遭遇不幸的事例屡见不鲜。如汉朝的韩信,同样是战功卓著,却也难逃被刘邦猜疑的命运。这些事例都警示着后人,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功劳与风险往往并存。在追求功名的同时,也需要谨慎处理与君主和同僚之间的关系,以免落得个兔死狗烹的结局。 然而,我们也不能因此否定白起等功臣们的伟大贡献。他们的赫赫战功,推动了历史的进程,为国家的统一和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们的故事,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璀璨的篇章,让后人在感慨之余,也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狗仗人势

成语拼音

gǒu zhàng rén shì

成语解释

仗倚仗、仗势。比喻坏人依靠某种势力欺侮人。

典故出处

明·李开元《宝剑记》第五出(丑白)他怕怎的?(净白)他怕我狗仗人势。”

成语典故

你就狗仗人势,天天作耗,在我们跟前逞脸。★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

成语造句

小区里有个不讲理的家伙,常常欺负弱小,完全就是狗仗人势。

成语故事

从前,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个富有的商人,他养了一只凶猛的大狗。这只狗因为主人的宠爱和纵容,变得十分嚣张跋扈。 一天,商人带着狗去集市上闲逛。这只狗在集市上横冲直撞,吓得周围的人们纷纷躲避。一个穷苦的老人不小心挡了狗的路,狗立刻呲牙咧嘴地冲着老人吼叫起来。老人吓得连连后退,差点摔倒。商人看到这一幕,不仅没有制止狗的行为,反而得意地笑了起来,觉得自己的狗很威风。 这时,一位年轻的书生路过,他看到商人的行为和狗的嚣张态度,心中十分不满。他上前对商人说:“你的狗这样欺负人是不对的,你应该好好管教它。”商人却不以为然地说:“我的狗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关你什么事。”书生据理力争道:“就算你有钱有势,也不能任由你的狗仗着你的权势为所欲为。” 商人恼羞成怒,对着书生破口大骂:“你这个穷书生,竟敢教训我,我的狗就是厉害,你能拿它怎么样?”说完,还让狗去吓唬书生。书生并没有被吓到,他义正言辞地说:“古往今来,多少仗势欺人的人都没有好下场。就像历史上的一些奸臣,他们仗着皇帝的宠信,欺压百姓,作威作福,最终都遭到了应有的惩罚。” 周围的人们听到书生的话,纷纷点头称赞,对商人的行为表示谴责。商人见众怒难犯,只好灰溜溜地带着狗走了。从那以后,这只狗仗人势的行为收敛了许多,商人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开始教导狗要友善待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仗着自己的权势或优势去欺负别人。无论一个人多么富有或有地位,都应该尊重他人,遵守道德和法律。否则,就会像那只狗一样,遭人唾弃。同时,我们也应该勇敢地站出来,反对那些仗势欺人的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正如《论语》中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大家都秉持着这样的理念,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美好。

横行无忌

成语拼音

héng xíng wú jì

成语解释

横行指行动蛮横;无忌无所顾忌。指倚仗暴力,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典故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横行无忌,朝廷无人敢言。”

成语典故

他倚了夫家之势,又会谄媚太后,得其欢心,因便骄奢淫佚,与太平公主一样横行无忌。★清·禇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十五回

成语造句

在那混乱的时代,一些权贵仗着自己的势力,简直横行无忌,百姓们苦不堪言。

成语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名为靖国。靖国中有一位权势熏天的大臣名叫庞宪。 庞宪依仗着自己在朝中的势力和与皇室的特殊关系,平日里横行无忌。他肆意欺压百姓,强占民田,搞得民不聊生。百姓们对他是敢怒不敢言,因为稍有反抗,便会遭到他残酷的报复。 一次,庞宪看中了一位富商的产业,便想方设法要将其占为己有。他诬陷富商犯了重罪,将其打入大牢,随后便明目张胆地霸占了富商的所有财产。富商的家人四处申诉,但都无济于事,因为庞宪在朝中一手遮天,无人敢与之对抗。 朝中也有一些正直的大臣,他们对庞宪的所作所为十分不满。其中一位名为林之涣的大臣,决定挺身而出,揭露庞宪的恶行。林之涣收集了大量的证据,准备在朝堂之上向皇帝告发庞宪。然而,庞宪提前得知了消息,他岂能坐以待毙。他在皇帝面前反咬一口,污蔑林之涣勾结外敌,企图颠覆国家。皇帝在庞宪的蛊惑下,竟然相信了他的话,将林之涣打入大牢。 庞宪越发得意忘形,他的行为也越来越猖獗。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终于,民间的怨气积累到了一定程度,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起义军迅速壮大,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推翻庞宪的暴政。 庞宪得知起义军的行动后,并不以为然,依旧横行无忌。他认为凭借自己的势力和军队,很容易就能镇压起义。然而,他低估了百姓们的决心和力量。起义军在战斗中表现出了顽强的斗志,他们一步步逼近京城。 皇帝此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开始后悔当初听信了庞宪的谗言。但此时已晚,庞宪已经失去了民心,无法再挽回局面。最终,起义军攻入京城,庞宪被绳之以法。靖国也在这场动荡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治理之道,努力恢复国家的秩序和稳定。 历史上,这样横行无忌的人物和事例并不少见。他们的行为往往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而只有以民为本,秉持公正和正义,一个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繁荣昌盛。正如古人所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庞宪的结局,也给后人敲响了警钟,让人们明白权力不能被滥用,否则必将自食恶果。

胡作非为

成语拼音

hú zuò fēi wéi

成语解释

胡乱;非不对。不顾法纪或舆论,毫无顾忌地做坏事。

典故出处

《旧五代史·张瓘传》汝车渡村百姓刘开道下贼惯作非为,今须改行,若故态不除,死无日矣。”

成语典故

或诬好吃懒做,或诬胡作非为。★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

成语造句

他整日游手好闲,毫无顾忌,完全是胡作非为,最终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成语故事

在古代,有一个名叫胡三的人。他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但却生性懒惰且品行不端。 胡三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不是在街上闲逛,就是与一些狐朋狗友鬼混。他的父母多次劝说他要走正道,找一份正经的工作,可他根本听不进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胡三越发肆无忌惮。他开始小偷小摸,从邻居家偷些不值钱的东西。邻居们发现后,纷纷指责他,他却毫无悔改之意,反而变本加厉。 有一次,胡三在集市上看到一个商人在卖珍贵的珠宝。他心生歹意,趁着商人不注意,偷偷地将珠宝揣进了自己的怀里。商人发现珠宝丢失后,立刻报了官。官府开始追查此事,胡三害怕被抓到,便逃到了外地。 在外地,胡三依然胡作非为。他结识了一些地痞流氓,跟着他们一起欺负弱小,抢夺他人财物。他的行为引起了当地百姓的极大愤慨,但他却不以为意,认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 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胡三的恶行最终还是被官府得知。官府派出大批衙役,四处搜捕他。经过一番周折,胡三终于被捉拿归案。 在公堂上,胡三还试图狡辩,但证据确凿,他无从抵赖。最终,他被判处了重刑。他的父母得知这个消息后,痛心疾首,后悔没有好好教育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不能胡作非为,否则必将自食恶果。正如古人云:“多行不义必自毙。”我们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秉持正义和善良,用正确的方式去追求自己的生活目标,而不是像胡三这样肆意妄为,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伤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世界上立足,收获真正的幸福和成功。

居功自傲

成语拼音

jū gōng zì ào

成语解释

居功自恃有功。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

典故出处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十章然而毛润之不但毫无居功自傲的表情,而且异常谦逊地说这算什么功。”

成语典故

我们不能居功自傲,要谦虚谨慎。

成语造句

他在取得一些成绩后,就开始飘飘然,有了居功自傲的表现,这让身边的人都对他颇有微词。

成语故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人物因功成名就而迷失了自我,犯下了居功自傲的错误。 在汉朝建立初期,有一位将领名叫韩信。他出身贫寒,但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在楚汉相争中屡立战功。韩信在战场上可谓是威风凛凛,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随着战功的不断累积,韩信心中渐渐滋生出了居功自傲的情绪。 刘邦称帝后,开始分封功臣。韩信被封为楚王,他本应感恩戴德,继续为朝廷效力。但他却开始居功自傲起来,不仅在自己的封地里耀武扬威,甚至还对刘邦的一些决策表现出不满。刘邦对韩信的行为逐渐产生了疑虑和担忧。 有一次,韩信收留了项羽的旧部钟离昧,这引起了刘邦的极大不满。刘邦认为韩信有谋反之心,于是采用谋士陈平的计策,借游览云梦泽之名,召见韩信。韩信心中虽有疑虑,但自恃功劳巨大,并未过多在意。当他见到刘邦时,刘邦二话不说就命人将他拿下。韩信这才如梦初醒,但为时已晚。 最终,韩信被降为淮阴侯。然而,他并未从中吸取教训,依然居功自傲,时常口出怨言。吕后深知韩信的危险性,便与萧何商议,设计将韩信诱骗至长乐宫,将其处死。 韩信的一生,可谓是成也功劳,败也功劳。他本可凭借自己的才能继续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但却因为居功自傲,最终落得个悲惨的下场。正如《左传》中所说:“居功自傲,祸必及身。”历史上像韩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他们都因为居功自傲而给自己招来灾祸。 我们应当从这些历史故事中吸取教训,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要保持谦逊和敬畏之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为社会和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肆无忌惮

成语拼音

sì wú jì dàn

成语解释

肆放肆;忌顾忌;惮害怕。非常放肆,一点没有顾忌。

典故出处

《礼记·中庸》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成语典故

她们都是横冲直撞,真真是肆无忌惮。★郭沫若《黄河与扬子江对话》

成语造句

他的行为实在过分,完全不顾及他人感受,简直是肆无忌惮。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一个小镇上,生活着两个性格迥异的人,一个叫李正,一个叫王邪。 李正是个心地善良、为人正直的人。他总是乐于助人,对待邻里乡亲充满了关爱,大家对他也是赞誉有加。 而王邪则完全不同。他平日里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总想着如何不劳而获。起初,他只是小偷小摸,众人虽有指责,但他却并未悔改。随着时间的推移,王邪的行为愈发过分,他开始明目张胆地抢夺他人财物,欺负弱小。 有一次,镇上一位老妇人卖菜所得的几个铜板,被王邪瞧见,他竟然当着众人的面,毫无顾忌地冲上去将铜板抢走。老妇人伤心哭泣,周围的人纷纷指责王邪的恶行,可他却不以为意,还大声叫嚷:“我王邪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你们能奈我何!” 王邪的行径越发肆无忌惮。他甚至在光天化日之下,闯入他人家中,肆意搜刮财物。哪怕是面对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他也没有丝毫的怜悯和感恩之心。 当地的官员也曾试图对他进行管教,可他却对官员的警告置若罔闻,依旧我行我素。 镇上来了一位新的县令,听闻了王邪的种种恶行,决定要好好整治一番。县令经过明察暗访,收集了王邪的诸多罪证。在一次公审大会上,县令将王邪的罪行一一揭露,并依据律法对他进行了严惩。 百姓们无不拍手称快,纷纷感叹:“作恶多端、肆无忌惮之人,终究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切不可像王邪这般肆无忌惮,毫无敬畏之心。否则,必然会自食恶果,受到法律和道德的制裁。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无法无天、肆意妄为之人,往往都没有好的结局。唯有遵循道德规范,心怀敬畏,才能行稳致远,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

为非作歹

成语拼音

wéi fēi zuò dǎi

成语解释

做种种坏事。

典故出处

元·尚仲贤《柳毅传书》我且拿起来,只一口将他吞于腹中,看道可还有本事为非作歹。”

成语典故

我说的是好话,不过叫你心里留神,并没叫你去为非作歹。★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成语造句

一些不法分子总是妄图逃脱法律的制裁,在社会上为非作歹,最终都将受到应有的惩罚。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一个小镇上,生活原本平静而安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名叫赵恶的恶徒出现,打破了这份宁静。 赵恶身强体壮,却从不将自己的力量用于正途。他整日游手好闲,结交了一群同样不务正业的狐朋狗友。他们在镇子里横行霸道,欺负弱小,让百姓们苦不堪言。 起初,赵恶只是小偷小摸,偷拿别人家的一些财物。但渐渐地,他的胆子越来越大,开始公然抢夺百姓的钱财和货物。有一次,一位卖菜的老人辛苦劳作一天所得的收入,被赵恶一伙人强行抢走。老人试图反抗,却被赵恶打倒在地,受伤不轻。 镇里的商户们也未能幸免。赵恶经常带人到店铺里白吃白喝,还随意破坏物品,若是有人敢稍有怨言,便会遭到他们的毒打。 有一位年轻的书生,名叫林正,他实在看不下去赵恶等人的恶行,决定向官府告状。然而,赵恶早已买通了官府中的一些人,林正的告状不仅没有起到作用,反而遭到了赵恶的报复。赵恶带人闯进林正的家中,将他的书籍和物品全部毁坏,并威胁他不许再多管闲事。 赵恶的为非作歹让整个小镇陷入了恐惧和绝望之中。百姓们每天都提心吊胆,生怕遭遇不幸。 终于,有一位路过此地的侠客听闻了赵恶的恶行。这位侠客名叫李义,他身怀绝技,且心怀正义。李义决定要为百姓们除去这个祸害。 李义暗中观察赵恶的行踪,摸清了他的活动规律和团伙成员。在一个夜晚,赵恶等人又在一家酒馆里喝得酩酊大醉。李义趁此机会,突然出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赵恶等人制服。 百姓们得知赵恶被擒,纷纷欢呼雀跃。他们将李义视为英雄,对他感激不尽。最终,赵恶被送交官府,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从此,小镇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与安宁,人们再也不必生活在赵恶为非作歹的阴影之下。这个故事也警示着后人,作恶多端终究不会有好下场,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无法无天

成语拼音

wú fǎ wú tiān

成语解释

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典故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你在家不读书也罢了,怎么又做出这无法无天的事来。”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在那混乱的年代,一些不法之徒肆意妄为,简直是无法无天,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某个朝代,有一个名叫李四的恶霸。他出生于富贵之家,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了嚣张跋扈的性格。 李四长大后,凭借家族的财富和势力,在当地为所欲为。他从不把王法放在眼里,肆意欺压百姓。 有一次,李四在街上闲逛,看到一位卖菜的老农,只因觉得老农挡了他的路,便指使手下将老农的菜摊掀翻,还对老农拳打脚踢,打得老农遍体鳞伤。周围的百姓敢怒不敢言,因为他们深知李四的蛮横和家族的权势。 还有一回,李四听闻一位商人做买卖赚了不少钱,心生嫉妒,竟诬陷商人偷了他家的财物。商人被抓到官府,遭受严刑拷打。尽管商人极力申辩,可官府畏惧李四的家族势力,最终将商人屈打成招,财产也被李四掠夺一空。 李四的无法无天之举,让当地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正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一位清廉正直的官员调任至此。这位官员听闻了李四的种种恶行,决定要为百姓做主。 他深入调查李四的罪行,收集证据。尽管李四家族四处活动,试图贿赂官员,但这位官员不为所动。最终,在铁证如山面前,李四被绳之以法,家族的势力也受到了应有的惩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人都不能无法无天,肆意妄为。即便一时能够逍遥法外,但终究逃不过正义的制裁。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基石,只有人人遵守法律,社会才能安定和谐,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仗势欺人

成语拼音

zhàng shì qī rén

成语解释

仗凭借,依靠。依仗某种权势欺压人。

典故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他学师友,君子务本;你倚父兄,仗势欺人。”

成语典故

许多人发展了官僚主义的作风,仗势欺人,用强迫命令的方法去完成工作任务。★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成语造句

他在单位里横行无忌,完全就是仗势欺人,大家对他敢怒不敢言。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一个小镇上,生活着形形色色的人们。其中有一个富有的商人,名叫赵贵。赵贵凭借着祖上积累的财富和广泛的人脉,在当地拥有着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赵贵有个儿子叫赵虎,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了嚣张跋扈的性格。赵虎整日游手好闲,带着一帮家丁在街上闲逛,惹是生非。 一天,镇上来了一位卖艺的老者和他的孙女。老者武艺高强,孙女歌声婉转,吸引了众多镇民围观。赵虎也凑了过来,看到老者孙女的美貌,顿时心生邪念。他走上前去,想要强行带走老者的孙女。老者自然不肯,赵虎便指使家丁对老者拳打脚踢。周围的镇民虽然心中愤怒,但碍于赵贵的权势,无人敢上前阻拦。 老者被打得遍体鳞伤,孙女在一旁哭泣哀求。就在这时,一位年轻的书生路过此地。他看到这一幕,义愤填膺,挺身而出制止赵虎的恶行。赵虎看到书生衣着朴素,认为他只是一个无权无势的穷书生,便不屑地说:“你算什么东西,也敢管本少爷的闲事!”书生毫不畏惧,据理力争:“光天化日之下,你竟敢仗势欺人,还有没有王法!”赵虎恼羞成怒,命令家丁一起围攻书生。 然而,这位书生自幼饱读诗书,也习过一些武艺。他灵活地躲避着家丁的攻击,并趁势反击。最终,家丁们都被打得狼狈不堪。赵虎见势不妙,灰溜溜地跑回家中。 书生帮助老者和他的孙女收拾好东西,送他们离开小镇。此事很快在镇上传开,人们纷纷称赞书生的勇敢和正义。 而赵虎回到家中,向父亲赵贵哭诉。赵贵听后,非但没有责备儿子的恶行,反而决定要报复书生。他利用自己的财富和关系,诬陷书生偷了他家的财物,并将书生告上县衙。 县衙的县令是个胆小怕事、趋炎附势之人。他知道赵贵的势力,不敢得罪,便将书生打入大牢。书生在牢中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但他始终坚贞不屈。 就在书生命悬一线之际,一位清正廉明的官员路过此地。听闻此事,他决定重新审理此案。经过一番调查,终于真相大白,书生被无罪释放,赵贵父子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仗势欺人的人终究不会有好下场,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筑坛拜将

成语拼音

zhù tán bài jiàng

成语解释

指仰仗贤能。

典故出处

《汉书·高帝纪上》汉王齐戒设坛场,拜信(韩信)为大将军,问以计策。”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计将安在?小生当筑坛拜将。”

成语典故

一遇汉祖,筑坛拜将,捧毂推轮,后封王爵以酬其功。★明·冯梦龙《喻世明言·闹阴司司马貌断狱》

成语造句

当年刘邦为了成就大业,不惜放下身段筑坛拜将,这才有了韩信为他冲锋陷阵,最终开创汉朝盛世。

成语故事

在秦末汉初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有一段故事广为流传,那便是“筑坛拜将”。 当时,反秦的浪潮汹涌澎湃,各方势力纷纷崛起。刘邦在众多豪杰中崭露头角,但他的势力与项羽等相比,仍显薄弱。在这样的局势下,刘邦急需一位能征善战、足智多谋的大将,来帮助他实现统一天下的宏伟目标。 这时,萧何向刘邦推荐了韩信。韩信出身贫寒,曾受过胯下之辱,但他胸怀大志,有着非凡的军事才能。然而,刘邦一开始并未重视韩信,只是让他担任了一个小小的官职。 韩信深感自己的才华得不到施展,于是决定离开刘邦。萧何深知韩信的价值,在得知韩信离开后,来不及向刘邦禀报,便亲自骑马去追赶韩信。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 萧何追回韩信后,极力向刘邦举荐,称韩信乃“国士无双”之才,若刘邦想要成就大业,非重用韩信不可。刘邦在萧何的多次劝说下,终于决定给韩信一个机会。 于是,刘邦选择了一个良辰吉日,筑起了高大的将坛。在众人的瞩目下,举行了隆重的拜将仪式,正式任命韩信为大将军。这一举动,不仅让韩信感激涕零,决心为刘邦效命,也让刘邦的部下们对他的决心和用人之道深感敬佩。 韩信果然不负众望。他先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迅速占领了关中地区,为刘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后,他又率领汉军屡战屡胜,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在井陉之战中,韩信以少胜多,大破赵军,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正是因为刘邦能够摒弃成见,筑坛拜将,重用韩信,才使得他最终在楚汉之争中战胜了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 筑坛拜将,这一典故不仅体现了刘邦的用人之智,也彰显了韩信的军事之才。它告诉后人,在成就大业的道路上,善于发现和重用人才是至关重要的。

自矜功伐

成语拼音

zì jīn gōng fá

成语解释

指居功自傲。

典故出处

《汉书·陈涉项籍传赞》[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他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甚至自矜功伐,这样的态度实在不可取。

成语故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名叫赵括的人物,他的故事令人深思。 赵括出生于一个军事世家,自幼熟读兵书,谈论起军事战略来头头是道,常常令周围的人惊叹不已。他对自己的军事才能充满了自信,总觉得自己能够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建立不世功勋。 当时,秦国与赵国在长平一带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对峙。赵国起初的将领是廉颇,廉颇深知秦军的强大,采取了坚守不出的策略,试图以持久战拖垮秦军。然而,赵王却对廉颇的战术感到不满,认为这样太过保守,不能迅速取得胜利。 就在这时,赵括站了出来,他在赵王面前大肆吹嘘自己的军事才能,夸下海口说能够轻易击败秦军。赵王被他的言辞所迷惑,决定撤换廉颇,让赵括担任主将。 赵括一上任,就完全改变了廉颇的战略,他急于求成,盲目地主动出击。秦军的将领白起看出了赵括的弱点,故意佯装败退,诱使赵括带领赵军深入。当赵括率领大军进入秦军的包围圈后,白起立刻下令截断赵军的后路和粮道。 赵括这才发现自己陷入了绝境,但此时已经为时已晚。赵军在断粮多日的情况下,军心涣散,毫无斗志。最终,赵括在突围中被杀,四十多万赵军投降后被秦军坑杀,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赵括的失败,正是因为他自矜功伐。他过度自负,只凭借着书本上的知识和自己的想象,就认为自己能够战胜强大的敌人。他没有真正的实战经验,不懂得审时度势,更不了解战争的残酷和复杂性。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比如三国时期的马谡,他在守街亭时,不听从副将的建议,自认为熟读兵法,能够轻松应对,结果导致街亭失守,诸葛亮的北伐大计也因此受挫。 这些故事都警示着后人,千万不能自矜功伐。要时刻保持谦逊和谨慎,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才能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做出正确的决策,避免重蹈赵括等人的覆辙。

自矜功伐-成语图片

自矜功伐

其他成语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