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帜易帜

成语拼音

bá zhì yì zhì

拔帜易帜成语解释

帜:旗帜;易:换。比喻推翻别人,自己占有。

典故出处

《史记·淮阴候列传》:“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成语典故

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后,率领汉军攻占了魏国和代国,接着又在张耳的协助下,带了几万兵东下井陉,攻击赵国。赵王和主将陈馀在井陉口聚集了二十万大军阻挡。  谋士李左军建议陈馀拔给他三万军队,从小路出发,出奇不意地截取汉军的后勤装备及粮食;而它的前军抵达井陉时不与交战。这样的话,不到十天就可以取下韩信和张耳的头颅。  陈馀是个读书人,不爱使用诈谋奇计,认为韩信的兵不过数千,经过千里行军,巳非常疲惫,可以直接予以攻击,因此没有采纳李左军的计谋。  韩信手下的人探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高兴,放心东下井陉,进军到离井陉口三十里之处,韩信下令休息。半夜里,他选出两千名轻骑兵,让他们每人拿着一面红色旗帜,从小道来到井陉口山后隐蔽起来,同时对他们说:“我将另派一支军队与赵军对垒,并假装败退。这样,赵军必定倾巢而出,前来追击。你们乘此机会快速进入赵营,拔掉赵军的旗帜,换上我们汉军红色的旗帜。”  接着,韩信又派出一支一万人的军队,叫他们背水摆开阵势。赵军见汉军排出兵法上最讳忌的背水之阵,都哈哈大笑,以为汉军自己断了后路。  天刚亮,韩信指挥这一万人的军队向井陉口进发,赵军立即打开营门迎击。战了一段时间后,韩信、张耳命汉兵丢掉旗鼓,向水边退去。汉兵退到水边阵地,再也无法后退,只得拼死作战。  这时,隐蔽在山后的两千汉兵,趁赵营无人守卫,快速冲进赵营,飞快地拔掉赵军旗帜,换上汉军红色的旗帜。而在水边作战的赵兵,因遇到背水一战的汉兵的顽强抵抗,无法取胜,想返回营地,却见那里全是汉军的红旗,以为赵王已被汉兵抓住,顿时军心大乱,各自逃命。接着,汉军两面夹击赵军,结果主将陈馀被杀,赵王被活捉。

成语造句

在这场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新崛起的公司运用巧妙的策略,成功地实现了拔帜易帜,取代了原本行业巨头的地位。

成语故事

在楚汉相争的历史舞台上,曾上演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智谋较量。 那时候,刘邦和项羽的军队在战场上激烈交锋。刘邦手下有一位智勇双全的大将韩信。有一次,韩信奉命攻打赵国。赵国的兵力远远多于韩信所率领的军队,但韩信并没有丝毫畏惧。 韩信仔细分析了战场形势,想出了一个绝妙的计策。他先派出一支轻骑兵,趁着夜色悄悄地绕到赵军营地的后方,将赵军的旗帜全部拔掉,然后换上了汉军的旗帜。 第二天,当赵军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营地周围竟然都是汉军的旗帜,顿时惊慌失措。士兵们心中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已经被汉军包围,士气瞬间低落下来。而此时,韩信率领主力部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赵军在慌乱之中完全失去了方寸,阵脚大乱。 韩信巧妙地利用了心理战,让赵军陷入了混乱。他引经据典,借鉴了历史上许多以少胜多、以智取胜的战役经验。在这场战斗中,“拔帜易帜”这一策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终,韩信成功地击败了赵军,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这一战不仅展现了韩信卓越的军事才能,也让“拔帜易帜”这个成语流传千古。 “拔帜易帜”的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强敌时,智慧和谋略往往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有时候,一个巧妙的计策可以打破看似无法改变的局面,就如同韩信以少胜多,凭借着奇思妙想改变了战争的走向。这个成语也成为了后世人们在军事、政治、商业等领域中借鉴和思考的经典案例,提醒着人们要善于运用智慧和策略来应对各种挑战。

拔帜易帜-成语图片

拔帜易帜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