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之无及

成语拼音

huǐ zhī wú jí

悔之无及成语解释

后悔也来不及了。

典故出处

《左传·哀公六年》:“既成谋矣,何及其未作也,先诸?作而后悔,亦无及也。”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准备攻打齐国,越王勾践带人为夫差助威,伍子胥对夫差说越国才是心腹之患,应该除掉,等越国强大了,想消灭就后悔莫及了。夫差不听劝告,反而疏远伍子胥并命他自杀。11年后,强大了的越国一举消灭吴国。

成语造句

他当初不听劝告,一意孤行,如今造成这样严重的后果,真是悔之无及。

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诸侯国名为郑国。郑国的国君郑庄公雄才大略,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当时,郑国的边境时常受到周边一些小国的侵扰。其中有一个小国,其国君贪婪而又愚蠢,总是妄图从郑国获取更多的利益。郑庄公对这个小国的行为早已有所不满,但一直隐忍未发。 有一次,这个小国又一次无端地挑起事端,侵犯郑国的边境,抢夺郑国百姓的财物。郑庄公终于忍无可忍,决定出兵讨伐。他召集了大臣们商议作战计划,大臣们纷纷表示支持国君的决定。 然而,在郑国的朝廷中,有一位大臣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认为此时出兵并非最佳时机,应该再观察一段时间,寻找更合适的机会。但郑庄公心意已决,没有听从这位大臣的建议,毅然决然地率领大军出征。 战争的初期,郑国军队进展顺利,连连取胜,很快就逼近了小国的都城。小国国君惊慌失措,连忙派出使者求和。郑庄公本想拒绝,但在大臣们的劝说下,最终还是同意了和谈。 和谈的条件对郑国极为有利,小国国君承诺归还之前抢夺的财物,并保证不再侵犯郑国边境。郑庄公见目的已经达到,便率领大军撤回了郑国。 然而,让郑庄公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小国国君在和谈之后并没有信守承诺。他不仅没有归还财物,反而再次纠集军队,准备偷袭郑国。 当郑庄公得知这个消息时,懊悔不已。他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听从那位大臣的建议,没有对这个小国国君保持足够的警惕,以至于现在陷入了被动的局面。 此时,郑庄公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但已经悔之无及。他只能紧急召集大臣们,商讨应对之策。 最终,经过一番艰苦的战斗,郑国军队成功地击退了小国的偷袭。但郑庄公也从这次事件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训,明白了在做决策时要谨慎考虑,不能仅凭一时冲动。 从此以后,郑庄公更加注重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在处理国家事务时也更加小心谨慎。而“悔之无及”这个成语也由此流传开来,提醒人们要在行动之前深思熟虑,以免事后追悔莫及。这个故事也让我们明白,在面对重要决策时,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性,充分考虑各种因素,避免因为一时的疏忽或冲动而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悔之无及-成语图片

悔之无及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