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得患失
成语拼音
- huàn dé huàn shī
患得患失成语解释
- 患:忧患,担心。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典故出处
- 《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成语典故
- 春秋时期,孔子经常与学生讨论为人的问题,他说:可鄙的庸俗低级的家伙不能与之同事,当他没得到权势或好处时,他生怕得不到就想方设法得到。而当他得到时,却又怕丢失掉。像这样的人都是利欲熏心,处处为个人打算,什么坏事都能干得出来。
成语造句
- 他在做决定的时候总是犹豫不决,过于在意结果,表现出患得患失的样子,以至于常常错失一些好机会。
成语故事
- 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宓子贱,他是孔子的学生。宓子贱被鲁国国君派去治理单父这个地方。
在前往单父之前,宓子贱请求鲁国国君派两个近臣与他一同前往。到了单父,宓子贱便让这两个近臣书写文书,而他自己却在一旁不断地去摇晃他们的胳膊。那两个近臣写的字自然就歪歪扭扭,很不工整。宓子贱见状,便故作生气地对他们加以指责。两人觉得十分委屈,便回去向鲁国国君抱怨。
鲁国国君很是不解,就问宓子贱这是为何。宓子贱回答说:“大王您想一想,他们两个连在这种情况下写好字都做不到,又怎么能在单父处理好复杂的政事呢?我是故意用这种方式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能力有限,这样他们就不会仗着是您的近臣而对我的治理指手画脚了。”鲁国国君听后,恍然大悟。
宓子贱在单父治理期间,总是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不为外界的诱惑和干扰所动摇。他关心百姓的疾苦,致力于发展当地的经济和社会事业。而他的一些同事,却总是患得患失,既想在仕途上有所成就,又担心会犯错失去现有的地位和利益;既想为百姓做些实事,又害怕得罪权贵给自己招来麻烦。
宓子贱以他的智慧和果敢,将单父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而那些患得患失的人,却往往在犹豫不决中错失了很多机会,最终也没能取得什么显著的成就。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患得患失的心态会让人陷入无尽的纠结和焦虑之中,无法果断地做出决策和采取行动。就如同《论语》中所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一个真正有格局、有胸怀的人,不会被眼前的得失所困扰,而是能够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各种选择和挑战。如果总是患得患失,就会让自己陷入痛苦的挣扎中,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会浪费时间和精力。我们应该像宓子贱一样,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不被患得患失的心态所左右,努力去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顺畅,收获更多的成功和幸福。
患得患失-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