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之無及

成語拼音

huǐ zhī wú jí

悔之無及成語解釋

後悔也來不及了。

典故出處

《左傳·哀公六年》:“既成謀矣,何及其未作也,先諸?作而後悔,亦無及也。”

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準備攻打齊國,越王勾踐帶人爲夫差助威,伍子胥對夫差說越國纔是心腹之患,應該除掉,等越國強大了,想消滅就後悔莫及了。夫差不聽勸告,反而疏遠伍子胥並命他自殺。11年後,強大了的越國一舉消滅吳國。

成語造句

他當初不聽勸告,一意孤行,如今造成這樣嚴重的後果,真是悔之無及。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諸侯國名爲鄭國。鄭國的國君鄭莊公雄才大略,將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 當時,鄭國的邊境時常受到周邊一些小國的侵擾。其中有一個小國,其國君貪婪而又愚蠢,總是妄圖從鄭國獲取更多的利益。鄭莊公對這個小國的行爲早已有所不滿,但一直隱忍未發。 有一次,這個小國又一次無端地挑起事端,侵犯鄭國的邊境,搶奪鄭國百姓的財物。鄭莊公終於忍無可忍,決定出兵討伐。他召集了大臣們商議作戰計劃,大臣們紛紛表示支持國君的決定。 然而,在鄭國的朝廷中,有一位大臣卻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他認爲此時出兵並非最佳時機,應該再觀察一段時間,尋找更合適的機會。但鄭莊公心意已決,沒有聽從這位大臣的建議,毅然決然地率領大軍出征。 戰爭的初期,鄭國軍隊進展順利,連連取勝,很快就逼近了小國的都城。小國國君驚慌失措,連忙派出使者求和。鄭莊公本想拒絕,但在大臣們的勸說下,最終還是同意了和談。 和談的條件對鄭國極爲有利,小國國君承諾歸還之前搶奪的財物,並保證不再侵犯鄭國邊境。鄭莊公見目的已經達到,便率領大軍撤回了鄭國。 然而,讓鄭莊公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小國國君在和談之後並沒有信守承諾。他不僅沒有歸還財物,反而再次糾集軍隊,準備偷襲鄭國。 當鄭莊公得知這個消息時,懊悔不已。他後悔自己當初沒有聽從那位大臣的建議,沒有對這個小國國君保持足夠的警惕,以至於現在陷入了被動的局面。 此時,鄭莊公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但已經悔之無及。他只能緊急召集大臣們,商討應對之策。 最終,經過一番艱苦的戰鬥,鄭國軍隊成功地擊退了小國的偷襲。但鄭莊公也從這次事件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訓,明白了在做決策時要謹慎考慮,不能僅憑一時衝動。 從此以後,鄭莊公更加註重聽取大臣們的意見,在處理國家事務時也更加小心謹慎。而“悔之無及”這個成語也由此流傳開來,提醒人們要在行動之前深思熟慮,以免事後追悔莫及。這個故事也讓我們明白,在面對重要決策時,我們應該保持冷靜和理性,充分考慮各種因素,避免因爲一時的疏忽或衝動而導致不可挽回的後果。

悔之無及-成語圖片

悔之無及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