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得患失

成語拼音

huàn dé huàn shī

患得患失成語解釋

患:憂患,擔心。擔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擔心失掉。形容對個人得失看得很重。

典故出處

《論語·陽貨》:“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孔子經常與學生討論爲人的問題,他說:可鄙的庸俗低級的傢伙不能與之同事,當他沒得到權勢或好處時,他生怕得不到就想方設法得到。而當他得到時,卻又怕丟失掉。像這樣的人都是利慾薰心,處處爲個人打算,什麼壞事都能幹得出來。

成語造句

他在做決定的時候總是猶豫不決,過於在意結果,表現出患得患失的樣子,以至於常常錯失一些好機會。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宓子賤,他是孔子的學生。宓子賤被魯國國君派去治理單父這個地方。 在前往單父之前,宓子賤請求魯國國君派兩個近臣與他一同前往。到了單父,宓子賤便讓這兩個近臣書寫文書,而他自己卻在一旁不斷地去搖晃他們的胳膊。那兩個近臣寫的字自然就歪歪扭扭,很不工整。宓子賤見狀,便故作生氣地對他們加以指責。兩人覺得十分委屈,便回去向魯國國君抱怨。 魯國國君很是不解,就問宓子賤這是爲何。宓子賤回答說:“大王您想一想,他們兩個連在這種情況下寫好字都做不到,又怎麼能在單父處理好複雜的政事呢?我是故意用這種方式讓他們明白自己的能力有限,這樣他們就不會仗着是您的近臣而對我的治理指手畫腳了。”魯國國君聽後,恍然大悟。 宓子賤在單父治理期間,總是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不爲外界的誘惑和干擾所動搖。他關心百姓的疾苦,致力於發展當地的經濟和社會事業。而他的一些同事,卻總是患得患失,既想在仕途上有所成就,又擔心會犯錯失去現有的地位和利益;既想爲百姓做些實事,又害怕得罪權貴給自己招來麻煩。 宓子賤以他的智慧和果敢,將單父治理得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而那些患得患失的人,卻往往在猶豫不決中錯失了很多機會,最終也沒能取得什麼顯著的成就。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患得患失的心態會讓人陷入無盡的糾結和焦慮之中,無法果斷地做出決策和採取行動。就如同《論語》中所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一個真正有格局、有胸懷的人,不會被眼前的得失所困擾,而是能夠堅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標前進。 在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遇到各種選擇和挑戰。如果總是患得患失,就會讓自己陷入痛苦的掙扎中,不僅無法解決問題,還會浪費時間和精力。我們應該像宓子賤一樣,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信念,勇於面對困難和挑戰,不被患得患失的心態所左右,努力去追求自己的人生價值。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順暢,收穫更多的成功和幸福。

患得患失-成語圖片

患得患失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