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面目

成语拼音

lú shān miàn mù

庐山面目成语解释

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

典故出处

清·段雪亭《遗稿例言》:“苟非自作聪明,即欲省其铅槧,致令庐山面目,渐失其真。”

成语典故

庐山因周武王时期高人匡俗结庐而居而得名,它三面临江,山势十分雄伟,山清水秀,风景奇丽。它临江靠水,山上烟雾缥缈,人们很难看清它的真实面貌。苏轼写《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成语造句

想要真正了解这座城市,不能只看表面,必须深入其中才能看清它的庐山面目。

成语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慧远的和尚。他一心向佛,修行十分刻苦,在当时的佛教界颇具声望。 慧远居住在庐山之上,他常常在山间漫步,思考佛法的真谛。庐山景色秀丽,云雾缭绕,犹如仙境一般。 有一天,一位名叫陆修静的道士听闻了慧远的大名,特意前来拜访。陆修静也是一位学识渊博、修行有素的人。两人相见恨晚,便常常在一起探讨佛道之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庐山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刻。庐山在不同的天气、不同的角度下,展现出的景色截然不同。有时候,云雾弥漫,让人看不清庐山的真实模样;有时候,阳光穿透云层,庐山的奇峰怪石、飞泉流瀑便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慧远和陆修静意识到,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往往如同看庐山一样,很容易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难以看清其真正的面目。就如同那些前来庐山游玩的人,有的只看到了云雾,便以为庐山只是一片朦胧;有的只看到了局部的景色,便以为那就是庐山的全部。 他们以此为契机,深入探讨了如何才能真正看清事物的本质。他们明白,只有通过不断地思考、观察和领悟,才能不被表象所蒙蔽,如同要全方位地了解庐山,才能真正领略到它的壮丽与神奇。 后来,“庐山面目”这个成语便流传开来,用来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不容易看清。正如苏轼在诗中所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更是深刻地表达了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常常受到自身所处环境和角度的限制,难以全面、准确地把握其真实情况。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事例都印证了这一成语所蕴含的道理。人们在面对复杂的人和事时,不能仅凭一时的印象或片面的了解就轻易下结论,而应该保持理性和客观,努力去探寻背后的真相,如此才能避免被表象所误导,真正看清庐山面目。

庐山面目-成语图片

庐山面目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