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面目

成語拼音

lú shān miàn mù

廬山面目成語解釋

廬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來面目。

典故出處

清·段雪亭《遺稿例言》:“苟非自作聰明,即欲省其鉛槧,致令廬山面目,漸失其真。”

成語典故

廬山因周武王時期高人匡俗結廬而居而得名,它三面臨江,山勢十分雄偉,山清水秀,風景奇麗。它臨江靠水,山上煙霧縹緲,人們很難看清它的真實面貌。蘇軾寫《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成語造句

想要真正瞭解這座城市,不能只看表面,必須深入其中才能看清它的廬山面目。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慧遠的和尚。他一心向佛,修行十分刻苦,在當時的佛教界頗具聲望。 慧遠居住在廬山之上,他常常在山間漫步,思考佛法的真諦。廬山景色秀麗,雲霧繚繞,猶如仙境一般。 有一天,一位名叫陸修靜的道士聽聞了慧遠的大名,特意前來拜訪。陸修靜也是一位學識淵博、修行有素的人。兩人相見恨晚,便常常在一起探討佛道之理。 隨着時間的推移,他們對廬山的瞭解也越來越深刻。廬山在不同的天氣、不同的角度下,展現出的景色截然不同。有時候,雲霧瀰漫,讓人看不清廬山的真實模樣;有時候,陽光穿透雲層,廬山的奇峯怪石、飛泉流瀑便清晰地展現在眼前。 慧遠和陸修靜意識到,人們對於事物的認識往往如同看廬山一樣,很容易被表面的現象所迷惑,難以看清其真正的面目。就如同那些前來廬山遊玩的人,有的只看到了雲霧,便以爲廬山只是一片朦朧;有的只看到了局部的景色,便以爲那就是廬山的全部。 他們以此爲契機,深入探討了如何才能真正看清事物的本質。他們明白,只有通過不斷地思考、觀察和領悟,才能不被表象所矇蔽,如同要全方位地瞭解廬山,才能真正領略到它的壯麗與神奇。 後來,“廬山面目”這個成語便流傳開來,用來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來面目不容易看清。正如蘇軾在詩中所寫:“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句詩更是深刻地表達了人們在認識事物時常常受到自身所處環境和角度的限制,難以全面、準確地把握其真實情況。在歷史的長河中,無數的事例都印證了這一成語所蘊含的道理。人們在面對複雜的人和事時,不能僅憑一時的印象或片面的瞭解就輕易下結論,而應該保持理性和客觀,努力去探尋背後的真相,如此才能避免被表象所誤導,真正看清廬山面目。

廬山面目-成語圖片

廬山面目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