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软怕硬

成语拼音

qī ruǎn pà yìng

欺软怕硬成语解释

欺负软弱的,害怕强硬的。

典故出处

明·高明《琵琶记·五娘请粮被抢》:“点催首放富差贫,保上户欺软怕硬。”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宋襄公很想学齐桓公那样成为诸侯霸王,先是扶植公子昭回国即位成齐孝公,然后召集曹等小国在宋国开会,杀掉公子子则,请出楚成王召集其他诸侯在宋国开衣裳之会。在会上楚成王凭着自己的武力当上霸主,欺软怕硬的宋襄公自认倒霉。

成语造句

有些人在面对比自己弱小的人时就会表现出嚣张跋扈的样子,而遇到比自己强大的人就立马变得唯唯诺诺,这种欺软怕硬的行为实在令人不耻。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个名叫王五的恶霸。他平日里仗着自己身强力壮,又有几个同样蛮横的手下,就在镇里为非作歹。 王五对那些老实巴交、无权无势的百姓,极尽欺压之能事。他会随意抢夺他们的财物,稍有不从就对其拳脚相加。而对于那些稍微有点地位或者看起来不太好惹的人,王五则是毕恭毕敬,阿谀奉承,典型的欺软怕硬。 有一次,一个贫穷的老人在集市上卖自己亲手编织的竹篮。王五看到后,大摇大摆地走过去,二话不说就拿起一个竹篮要走。老人心疼自己的劳动成果,鼓起勇气拦住王五,请求他付钱。王五顿时大怒,对老人拳打脚踢,还恶狠狠地骂道:“你这个老不死的,竟敢拦住本大爷,活得不耐烦了!”周围的百姓虽然心中气愤,但都惧怕王五的淫威,无人敢上前相助。 然而,有一天,镇上来了一位新上任的官员。这位官员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决心要好好整治镇上的不良风气。王五听到这个消息后,一开始并不在意,依旧我行我素。但当他得知这位官员手段强硬,已经惩治了几个和他一样的恶霸时,王五心中开始害怕了。 一次,王五在街上偶遇这位官员,他一改往日的嚣张跋扈,满脸堆笑,点头哈腰地向官员行礼问好。官员一眼就看穿了他的虚伪嘴脸,对他的所作所为也有所耳闻,便严厉地警告他以后不许再欺负百姓。王五连连点头称是,心里却在盘算着如何避开这位官员。 从那以后,王五虽然在官员面前表现得老老实实,但背地里还是会找那些弱小的百姓撒气,只要稍有风吹草动,觉得可能会惹到厉害的人物,他又会立刻变成一副谄媚讨好的样子。 时间一长,镇里的百姓对王五更加厌恶和痛恨。他们纷纷向官员告状,揭露王五的种种恶行。官员经过调查核实后,决定不再容忍王五的这种行径。终于,在一次王五又在欺负百姓时,官员带着人将他当场抓获,并依法对他进行了严惩。 王五的故事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反面教材,让大家明白了欺软怕硬的人终究不会有好下场。就如同历史上那些谄媚权贵、欺压良善的小人一样,最终都被人们所唾弃。而那些正直善良、不畏强暴的人,才会赢得人们的尊重和敬仰。这个小镇也因为官员的治理,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和谐与安宁。

欺软怕硬-成语图片

欺软怕硬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