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軟怕硬

成語拼音

qī ruǎn pà yìng

欺軟怕硬成語解釋

欺負軟弱的,害怕強硬的。

典故出處

明·高明《琵琶記·五娘請糧被搶》:“點催首放富差貧,保上戶欺軟怕硬。”

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宋襄公很想學齊桓公那樣成爲諸侯霸王,先是扶植公子昭回國即位成齊孝公,然後召集曹等小國在宋國開會,殺掉公子子則,請出楚成王召集其他諸侯在宋國開衣裳之會。在會上楚成王憑着自己的武力當上霸主,欺軟怕硬的宋襄公自認倒黴。

成語造句

有些人在面對比自己弱小的人時就會表現出囂張跋扈的樣子,而遇到比自己強大的人就立馬變得唯唯諾諾,這種欺軟怕硬的行爲實在令人不恥。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有一個名叫王五的惡霸。他平日裏仗着自己身強力壯,又有幾個同樣蠻橫的手下,就在鎮裏爲非作歹。 王五對那些老實巴交、無權無勢的百姓,極盡欺壓之能事。他會隨意搶奪他們的財物,稍有不從就對其拳腳相加。而對於那些稍微有點地位或者看起來不太好惹的人,王五則是畢恭畢敬,阿諛奉承,典型的欺軟怕硬。 有一次,一個貧窮的老人在集市上賣自己親手編織的竹籃。王五看到後,大搖大擺地走過去,二話不說就拿起一個竹籃要走。老人心疼自己的勞動成果,鼓起勇氣攔住王五,請求他付錢。王五頓時大怒,對老人拳打腳踢,還惡狠狠地罵道:“你這個老不死的,竟敢攔住本大爺,活得不耐煩了!”周圍的百姓雖然心中氣憤,但都懼怕王五的淫威,無人敢上前相助。 然而,有一天,鎮上來了一位新上任的官員。這位官員清正廉潔,剛正不阿,決心要好好整治鎮上的不良風氣。王五聽到這個消息後,一開始並不在意,依舊我行我素。但當他得知這位官員手段強硬,已經懲治了幾個和他一樣的惡霸時,王五心中開始害怕了。 一次,王五在街上偶遇這位官員,他一改往日的囂張跋扈,滿臉堆笑,點頭哈腰地向官員行禮問好。官員一眼就看穿了他的虛僞嘴臉,對他的所作所爲也有所耳聞,便嚴厲地警告他以後不許再欺負百姓。王五連連點頭稱是,心裏卻在盤算着如何避開這位官員。 從那以後,王五雖然在官員面前表現得老老實實,但背地裏還是會找那些弱小的百姓撒氣,只要稍有風吹草動,覺得可能會惹到厲害的人物,他又會立刻變成一副諂媚討好的樣子。 時間一長,鎮裏的百姓對王五更加厭惡和痛恨。他們紛紛向官員告狀,揭露王五的種種惡行。官員經過調查覈實後,決定不再容忍王五的這種行徑。終於,在一次王五又在欺負百姓時,官員帶着人將他當場抓獲,並依法對他進行了嚴懲。 王五的故事成爲了人們口中的反面教材,讓大家明白了欺軟怕硬的人終究不會有好下場。就如同歷史上那些諂媚權貴、欺壓良善的小人一樣,最終都被人們所唾棄。而那些正直善良、不畏強暴的人,纔會贏得人們的尊重和敬仰。這個小鎮也因爲官員的治理,逐漸恢復了往日的和諧與安寧。

欺軟怕硬-成語圖片

欺軟怕硬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