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緘其口

成語拼音

sān jiān qí kǒu

三緘其口成語解釋

緘:封。在他嘴上貼了三張封條。形容說話謹慎。現在也用來形容不肯或不敢開口。

典故出處

漢·劉向《說苑·敬慎》:“孔子之周,觀於太廟,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

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孔子到周朝的首都去參觀周王的祖廟,祖廟在當時是很神聖的地方,一般參觀者必須保持沉默。孔子看到廟堂大殿右邊的臺階前有一個銅人,銅人的嘴上封了三道封條,在背上還刻着字:“這是古時說話最小心謹慎的人。”。

成語造句

對於那件事,他始終保持沉默,三緘其口,不肯透露半點信息。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周王朝的統治已經逐漸衰落,各諸侯國之間相互爭鬥,局勢動盪不安。 當時,有一個諸侯國的大夫,名叫祭仲。祭仲在諸侯國中頗具權勢和影響力。有一次,這個諸侯國的國君想除掉祭仲,於是暗中策劃了一個陰謀。然而,這個陰謀不慎被祭仲的女婿雍糾得知了。 雍糾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一邊是自己的國君,一邊是自己的岳父。經過一番痛苦的掙扎,他最終還是決定向國君告發祭仲。雍糾將自己的計劃告訴了妻子,也就是祭仲的女兒。 祭仲的女兒聽聞此事後,內心無比糾結和痛苦。她不知道該如何抉擇,一邊是自己的丈夫,一邊是自己的父親。她整日茶飯不思,夜不能寐,苦苦思索着該怎麼辦。 在這個關鍵時刻,她想到了一個辦法。她回到孃家,去見自己的父親祭仲。見到父親後,她欲言又止,不知從何說起。祭仲察覺到了女兒的異樣,便詢問她發生了什麼事。女兒始終無法下定決心說出真相,只是在那裏默默不語。 祭仲心中起疑,不斷地追問。女兒在內心的掙扎中,始終無法開口說出關於丈夫的陰謀。最終,她選擇了沉默,什麼也沒有說。 祭仲何等精明,從女兒的種種表現中猜到了事情必有蹊蹺。經過一番調查,他終於得知了國君和雍糾的陰謀。祭仲大怒,立刻採取行動,先下手爲強,除掉了雍糾。 這件事情過後,人們開始用“三緘其口”這個成語來形容一個人說話謹慎,或者因有所顧慮而不願或不敢開口。就如同祭仲的女兒,在面對如此艱難的抉擇時,雖心中有千言萬語,卻最終選擇了將話語嚥下,保持沉默。 在歷史的長河中,“三緘其口”的例子屢見不鮮。許多人在面對複雜的情況和利益糾葛時,爲了避免惹禍上身,或者爲了維護某種關係,選擇了謹慎地保持沉默。這也反映了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中,人們在言語表達上的一種智慧和策略。但同時,我們也應該明白,過度的沉默有時也可能會錯失解決問題的良機,或者導致正義無法得到伸張。我們需要在適當的時候,勇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做到既謹慎又不失勇敢。

三緘其口-成語圖片

三緘其口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