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副言

成语拼音

xíng bù fù yán

行不副言成语解释

指言行不一。

典故出处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他向来做事不靠谱,许下的承诺常常无法兑现,可谓行不副言。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一个小镇上,生活着一位名叫李诚的年轻人。李诚自幼聪慧,能言善辩,在众人眼中,他仿佛有着无尽的才华和抱负。 随着年岁的增长,李诚开始在镇中崭露头角。他常常在众人面前高谈阔论,描绘着自己未来的宏伟蓝图。他声称要通过努力学习,考取功名,为家乡带来荣耀;他承诺要发展商业,让镇中的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他还扬言要修建道路和桥梁,改善家乡的交通状况。 起初,人们对李诚的话语深信不疑,对他充满了期待和敬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李诚的种种承诺却迟迟未见兑现。 他虽然口中说着要刻苦攻读,但却常常被各种琐事分散精力,无法专心学业。对于发展商业,他也只是纸上谈兵,从未真正付诸行动,一遇到困难便选择退缩。至于修建道路和桥梁,更是只停留在他的豪言壮语之中,没有任何实际的筹备和推进。 久而久之,镇中的人们对李诚渐渐失望。大家意识到,他不过是一个行不副言之人。曾经对他的期待,如今都化作了失望和叹息。 在历史上,也不乏这样行不副言的人物。比如东汉末年的袁术,他拥兵自重,妄图称帝。在称帝之前,他信誓旦旦地向部下和百姓承诺,一旦称帝,将会给大家带来安定和繁荣。可事实上,他称帝后,骄奢淫逸,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众叛亲离。最终,他的所谓“承诺”都成了空话,自己也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又如唐朝的安禄山,他表面上对唐玄宗忠心耿耿,言辞恳切地表示要为唐朝守卫边疆,保境安民。然而,背地里却心怀叵测,拥兵自重,最终发动了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这些历史的教训都警示着我们,行不副言之人,终究难以成就大事,甚至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幸。而一个真正值得尊敬和信赖的人,应当言行一致,用实际行动去践行自己的诺言。

行不副言-成语图片

行不副言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