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苟合
成语拼音
- xíng bù gǒu hé
行不苟合成语解释
- 指做事有主见,不随便附和别人。
典故出处
- 无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他在工作中坚守原则,从不为了迎合他人而放弃自己的立场,真正做到了行不苟合。
成语故事
-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仁人志士以其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书写了无数令人敬仰的篇章。其中,就有这样一位人物,他的故事完美诠释了“行不苟合”的真谛。
他叫李膺,生活在东汉末年那个动荡不安、政治黑暗的时代。当时,宦官专权,他们肆意妄为,欺压百姓,扰乱朝纲。而许多官员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选择了迎合宦官,同流合污。
然而,李膺却截然不同。他出身名门,自幼饱读诗书,胸怀大志。为官之后,他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一心只为百姓谋福祉,为国家除奸佞。
有一次,宦官张让的弟弟张朔为非作歹,残杀无辜。李膺得知此事后,义愤填膺,决定将张朔绳之以法。张朔惧怕李膺的威严,逃到哥哥张让家中藏匿。李膺毫不畏惧张让的权势,亲自带人闯进张让府中,搜出张朔,依法将其处死。
此事震动朝野,宦官们对李膺恨之入骨,纷纷在皇帝面前诬陷他。但李膺始终不为所动,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他认为,为官者就应当公正执法,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绝不能为了个人的私利而迎合权贵,做出违背良心的事情。
在那个黑暗的时代,李膺的行为无疑是一股清流。他的朋友和同僚曾劝他不要过于刚直,以免招来杀身之祸。但李膺坚定地说:“吾志在报国为民,行不苟合,虽死无憾!”
最终,李膺因得罪宦官而被诬陷下狱。在狱中,他遭受了种种酷刑,但始终没有屈服。他的气节和操守,令无数人为之动容。
李膺的故事传颂千古,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行不苟合”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对正义的坚守,是对良知的捍卫,是在黑暗中闪耀的光芒。在历史的每一个时期,我们都需要这样的精神,都需要像李膺这样的人物,以他们的坚定和勇敢,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
行不苟合-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