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身取义

成语拼音

shě shēn qǔ yì

舍身取义成语解释

舍:舍弃;身:生命;取:求取;义;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典故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成语典故

春秋末期,大夫赵襄子杀了大夫智伯。智伯的心腹豫让发誓舍身取义要杀赵襄子,他潜入赵襄子的宅内行刺未遂。赵襄子佩服他的义气放了他。后来他把全身漆成癞子,吞下烧红的炭使声音变哑,再次去行刺未遂而自杀。

成语造句

在国家和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无数英雄儿女挺身而出,舍身取义,用他们的生命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成语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面临着巨大的危机。敌国的军队如潮水般涌来,战火连天,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个国家,有一位年轻的将军叫李明。他自幼习武,有着高超的武艺和坚定的信念。当他看到国家遭受如此苦难,心中充满了悲愤和责任感。 李明带领着他的军队奋勇抵抗敌国的入侵,在一次次的战斗中,他身先士卒,毫不畏惧。然而,敌国的势力太过强大,他们的军队源源不断地涌来,李明的军队逐渐陷入了困境。 在一场关键的战役中,李明的军队被敌国重重包围。士兵们伤亡惨重,粮草也即将耗尽。面对如此绝境,有些士兵开始动摇,想要投降。但李明却坚决不同意,他对士兵们说:“我们身为国家的子民,应当为了国家和人民而战,宁死不屈。我们不能轻易放弃,哪怕只有一丝希望,我们也要战斗到底。”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李明带领着士兵们拼死抵抗。他挥舞着长剑,如猛虎一般冲向敌群,一次次地将敌人击退。但敌人实在是太多了,他们不断地涌上来,李明的身上也渐渐布满了伤痕。 最终,李明和他的士兵们被敌人逼到了一座悬崖边上。前有强敌,后无退路,形势万分危急。这时,敌国的将领对李明喊话,只要他投降,就可以饶他和他的士兵们一命,并且给予他们高官厚禄。 李明听后,仰天大笑,说道:“我李明一生光明磊落,岂能为了一己私利而背叛国家和人民。我宁愿舍身取义,也绝不做卖国求荣之人。”说完,他转身对士兵们说:“兄弟们,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但是我们的尊严和荣誉不能丢。让我们一起跳下悬崖,用我们的生命来捍卫国家和人民。” 士兵们纷纷响应,他们毫不犹豫地跟着李明跳下了悬崖。他们的身躯在空中划过一道悲壮的弧线,然后消失在了茫茫山谷之中。 李明和他的士兵们虽然牺牲了,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这个国家的人民。他们舍身取义的壮举成为了这个国家历史上的一段传奇,被人们传颂不衰。在他们的激励下,这个国家的人民更加团结一心,奋起抵抗敌国的入侵。经过漫长而艰苦的战斗,终于将敌国的军队赶出了自己的国家,恢复了国家的和平与安宁。 正如孟子所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李明和他的士兵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舍身取义的真谛,他们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后人敬仰和学习的榜样。

舍身取义-成语图片

舍身取义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