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壶敲缺
成语拼音
- tuò hú qiāo quē
唾壶敲缺成语解释
- 形容心情忧愤或感情激昂。同“唾壶击缺”。
典故出处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成语典故
- 晋朝时期,大将军王敦忧国忧民,面对当前的局势总是十分感慨。每次喝完酒后总是吟咏曹操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边吟咏一边用如意敲打唾壶,壶口都给敲破了。
成语造句
- 他因为心中愤懑,不停地用手击打桌子,仿佛要把桌子当成唾壶敲缺一般。
成语故事
- 在西晋时期,有一位名叫王敦的人物。王敦出身于世家大族,他权势颇盛,却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和经历。
王敦年轻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野心。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政治局势复杂多变。王敦凭借着自己的智谋和勇气,在仕途上逐渐崭露头角。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敦的地位不断攀升,然而,他的内心却始终有着一种难以排解的郁闷和豪情。他常常在深夜独自饮酒,思考着自己的抱负和命运。
有一次,王敦在酒后情绪激动,拿起身边的唾壶,一边慷慨激昂地抒发着自己内心的情感,一边用力地敲打着唾壶。他心中的愤懑、不甘以及对未来的期许,都在这一次次的敲击中宣泄出来。随着他情绪的愈发高涨,那唾壶竟被他敲得残缺不全。
王敦的这种行为,逐渐被人们所知,“唾壶敲缺”这个成语也就由此而来。它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在情绪激动时,通过某种激烈的方式来发泄内心强烈情感的情景。
王敦的一生充满了波折和争议。他既有过辉煌的成就,也犯下了不少过错。但“唾壶敲缺”这个成语却流传了下来,成为了后人形容人们情绪激昂、尽情宣泄时的生动写照。它让我们看到了古人在面对人生起伏和情感波澜时的一种独特表达方式,也让我们对那个时代的人们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王敦的故事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情感起伏和宣泄方式,而这些正是构成我们丰富多彩人生的一部分。同时,我们也应该以史为鉴,在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时,保持理智和冷静,避免重蹈古人的覆辙。
唾壶敲缺-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