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多务得

成语拼音

tān duō wù dé

贪多务得成语解释

贪:求多;务:务必。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

典故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成语典故

唐朝散文家韩愈24岁中进士到京城长安做官,他在官场不得志,45岁时被贬回长安任国子监博士。他给学生讲课旁征博引,出口成章,很有欢迎。他在《进学解》中强调:“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对待学业不能贪多务得。

成语造句

学习知识要循序渐进,切不可贪多务得,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无法真正掌握知识。

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名叫子张的人。子张一心追求博学多识,渴望在各个领域都能有所建树。 子张勤奋好学,他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不论是儒家经典、历史典籍,还是兵法谋略、天文地理,他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子张渐渐陷入了一种困境。 他发现自己虽然懂得很多,但却都只是一知半解,没有一样能够真正精通。他开始变得焦虑不安,越发急切地想要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有一天,子张的老师孔子察觉到了他的变化,便找他谈话。孔子对子张说:“子张啊,你追求知识的热情固然可嘉,但你不能贪多务得啊。就像我们种地,不能一下子撒下太多的种子,那样反而不会有好的收成。学习也是如此,我们应该注重质量,而不是单纯追求数量。” 子张听了老师的话,陷入了沉思。他意识到自己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确实有些过于急切和盲目了。于是,他开始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他不再一味地贪多,而是选择一些自己真正感兴趣和有潜力的领域,深入钻研下去。他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实践,力求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子张的学问有了显著的提高。他不再是那个只知道贪多务得的人,而是成为了一个能够在某些领域有深入见解和成就的学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贪多务得。如果过于贪婪地追求数量,往往会适得其反,导致我们无法真正掌握和运用所学的东西。我们应该像子张一样,在适当的时候停下来反思自己的行为,调整策略,注重质量和深度,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真正的成就。正如《礼记》中所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只有通过这样的过程,我们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贪多务得,最终可能会让我们迷失在无尽的知识海洋中,而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才能驶向成功的彼岸。

贪多务得-成语图片

贪多务得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