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良恭俭
成语拼音
- wēn liáng gōng jiǎn
温良恭俭成语解释
- 温:温和;良:善良;恭:恭敬;俭:节制。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泛指态度谦恭,举止文雅
典故出处
- 春秋·鲁·孔丘《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成语典故
- 春秋时期,子禹问孔子的学生子贡为什么孔子每到一个国家都能听到该国的政事。子贡回答他老人家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他用这样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别人自然会把政事告诉他,这是他与众不同的品德。
成语造句
- 他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平日里的行为举止尽显温良恭俭。
成语故事
- 春秋时期,有一个诸侯国叫鲁国。在鲁国,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学者叫南宫适。
南宫适为人谦逊好学,他对道德和礼仪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追求。他平日里的言行举止无不体现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的品质。
有一次,南宫适与鲁国的国君鲁哀公交谈。鲁哀公问他:“在这个世上,什么样的人才算是贤德之人呢?”南宫适沉思片刻后回答道:“像舜和禹这样的人,他们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却依然能够保持温和善良的品性,对臣民恭敬有加,生活上也十分节俭,不铺张浪费,他们才是真正的贤德之人啊。”鲁哀公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又有一回,南宫适看到一些贵族们生活奢靡,肆意挥霍钱财,他不禁感叹道:“这些人只知道追求物质的享受,却忘记了道德的重要性。真正有智慧的人应该像古代的圣人一样,注重内在的修养,保持温良恭俭的品性。”
南宫适不仅自己身体力行地践行着这些品德,还经常教导身边的人要以温良恭俭为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在他的影响下,鲁国的许多人都开始注重自身品德的提升,社会风气也为之一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南宫适的名声越来越大,其他诸侯国的人也都听闻了他的贤德之名。孔子对南宫适也十分赞赏,认为他是一个难得的君子。
在历史的长河中,像南宫适这样秉持温良恭俭品质的人还有很多。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这些美好的品德,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如周公,他辅佐周武王平定天下后,依然兢兢业业,对君主恭敬,对百姓仁爱,生活简朴。这些人都成为了人们敬仰和学习的楷模。
温良恭俭不仅仅是个人品德的体现,更是一个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当每个人都能拥有这些品质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社会也会更加美好。我们应当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努力培养自己的温良恭俭之德,为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以古人的事迹为镜,不断提升自己,成为一个品德高尚、受人尊敬的人。
温良恭俭-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