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良恭俭让
成语拼音
- wēn liáng gōng jiǎn ràng
温良恭俭让成语解释
- 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
典故出处
- 《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成语典故
- 春秋时期,子禹问孔子的学生子贡为什么孔子每到一个国家都能听到该国的政事。子贡回答他老人家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他用这样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别人自然会把政事告诉他,这是他与众不同的品德。
成语造句
- 他的为人处世方式充分体现了温良恭俭让,与周围人相处得非常融洽。
成语故事
-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诸侯国鲁国,鲁国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叫孔子。孔子以他的博学和高尚品德而闻名于世。
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子贡。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夫子,您觉得君子应该具备哪些品质呢?”孔子微笑着回答说:“君子应该具备温良恭俭让的品质。”
子贡对于这个回答有些疑惑,便请求孔子详细解释一下。孔子耐心地说:“所谓温,就是待人温和,不疾言厉色,让人如沐春风;良呢,是心地善良,心怀慈悲,对他人有仁爱之心;恭就是恭敬,无论对人对事都保持敬重的态度;俭是节俭,不奢侈浪费,懂得珍惜物力;让则是谦让,不与人争强好胜,谦虚有礼。”
为了让子贡更好地理解,孔子还讲了一个故事。曾经,鲁国的国君要选拔一位官员去管理一个重要的地方。有两个人都很有才能,他们为了争夺这个职位而互相攻击,用尽各种手段诋毁对方。而另一个人,他一直保持着温和的态度,认真地准备自己的才能展示,在与他人交流时也非常恭敬和谦让。最终,鲁国国君选择了这个温良恭俭让的人,因为他看到了这个人的品德和修养。
孔子教导弟子们,要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品质。他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无论是对待弟子还是其他的人,他总是那么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和谦让。他的行为举止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弟子们,也为后世的人们树立了典范。
在孔子的影响下,鲁国形成了一种崇尚温良恭俭让的风气。人们相互尊重、关爱,社会秩序井然。这种品德的传承,不仅仅在鲁国,还传播到了其他诸侯国,对整个春秋时期的文化和道德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温良恭俭让这一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教导人们要以善良和宽容的心对待他人,以恭敬和谦逊的态度与人交往,以节俭和知足的心态面对生活,以谦让和包容的胸怀处理矛盾。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仁人志士都以温良恭俭让为准则,修身立德,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即使到了今天,温良恭俭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更需要这种品德来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让我们都能铭记孔子的教诲,努力践行温良恭俭让,让这一美好的品德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光芒。
温良恭俭让-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