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千金

成语拼音

yī zì qiān jīn

一字千金成语解释

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典故出处

《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成语典故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因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助过秦庄襄王(名子楚)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待子楚接王位后,便被封为文信侯,官居相国。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接王位,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尊吕不韦为仲父,行政大权全操在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当时养士之风甚盛,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便都养有门客数千人,吕不韦也养了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种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门客,三教九流的人,应有尽有,他们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和心得;都提出来写在书面上。汇集起来,成了一部二十余万言的巨着,提名“吕氏春秋”。吕不韦就把这部书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典。当时吕氏把这书在秦国首都咸阳公布:悬了赏格,说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者,就赏赐千金(合黄金一斤)。这段记载,见“史记”:“吕不韦传”。后来的人,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一字千金”一句成语,用来形容一篇文章的价值很高,或者称赞一篇文章在修辞上特别出色,字字珠矶,不可多得。例如我们读到一位名学者的新作,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教学方法,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业程度和品质,还能相应增加教师本身的进修,对这样的一篇价值极高的文章,我们便可说它“一字千金”了。在近代的社会中,样样都成了商品,文章也不列外,那么我们说,某著作家的一篇文章,稿费价格之高,相当于“一字千金”。不过,通常我们还是用来形容文章的价值或修辞的美妙比较妥当。

成语造句

这篇文章的每个字都犹如一字千金般珍贵,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成语故事

在战国末年,秦国的实力日益强大,逐渐有了兼并六国的趋势。当时有一位名叫吕不韦的大商人,他凭借着自己的精明和果敢,积累了巨额的财富。 吕不韦不仅有着敏锐的商业头脑,还极具政治眼光。他不甘心仅仅做一个富有的商人,渴望在政治舞台上也能施展一番拳脚。于是,吕不韦把目光投向了秦国的公子异人。他倾尽财力,帮助异人在秦国获得了重要的地位,最终异人成功登上了秦国王位,吕不韦也因此成为了秦国的相国。 吕不韦大权在握后,开始招揽天下的贤能之士,门客多达三千人。他觉得秦国如此强大,却没有一部能够全面记录历史、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典籍。于是,吕不韦决定组织他的门客们编写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经过众人的努力,一部洋洋洒洒二十余万字的巨著诞生了,吕不韦将其命名为《吕氏春秋》。这部著作涵盖了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内容极为丰富。吕不韦对这部书非常自豪,他想让这部书能够流传千古,让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功绩。 有一天,吕不韦想出了一个奇特的办法。他让人把《吕氏春秋》全文抄写出来,张贴在咸阳城的城门上,并发布了一个告示:如果有人能够改动书中的一个字,就赏赐给他千金。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起了轰动。许多人都前来观看这部书,但很长时间过去了,竟然没有一个人敢提出修改意见。 其实,并非是《吕氏春秋》真的完美无缺到一个字都不能改,而是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担心因为改字而惹来祸端。但这件事却让“一字千金”这个成语流传了下来,用来形容文字价值极高,或者称赞一篇文章、一部作品极其优秀。 吕不韦虽然通过这种方式让《吕氏春秋》名声大噪,但他的权势也引起了秦王嬴政的猜忌。最终,吕不韦被秦王嬴政罢黜,在流放途中饮鸩自尽。然而,《吕氏春秋》却作为一部重要的文化典籍流传了下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思想文化,也为后人研究战国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一字千金”的故事也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段传奇。

一字千金-成语图片

一字千金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