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千金

成語拼音

yī zì qiān jīn

一字千金成語解釋

增損一字,賞予千金。稱讚文辭精妙,不可更改。

典故出處

《史記·呂不韋列傳》:“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遊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

成語典故

戰國末期,秦國有一個大商人,名叫呂不韋,他因在趙國經商時,曾資助過秦莊襄王(名子楚)又把他的妾趙姬送給子楚爲妻,待子楚接王位後,便被封爲文信侯,官居相國。莊襄王在位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歲的兒子政(趙姬所生)接王位,便是歷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尊呂不韋爲仲父,行政大權全操在呂不韋和趙姬的手中。當時養士之風甚盛,有名的戰國四公子便都養有門客數千人,呂不韋也養了三千門客,作爲他的智囊,想出種種辦法來鞏固他的政權。這些門客,三教九流的人,應有盡有,他們各人有各人的見解和心得;都提出來寫在書面上。彙集起來,成了一部二十餘萬言的巨着,提名“呂氏春秋”。呂不韋就把這部書作爲秦國統一天下的經典。當時呂氏把這書在秦國首都咸陽公佈:懸了賞格,說有人能在書中增加一字或減一字者,就賞賜千金(合黃金一斤)。這段記載,見“史記”:“呂不韋傳”。後來的人,根據這個故事,引申成“一字千金”一句成語,用來形容一篇文章的價值很高,或者稱讚一篇文章在修辭上特別出色,字字珠磯,不可多得。例如我們讀到一位名學者的新作,他提出了一個新的教學方法,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學業程度和品質,還能相應增加教師本身的進修,對這樣的一篇價值極高的文章,我們便可說它“一字千金”了。在近代的社會中,樣樣都成了商品,文章也不列外,那麼我們說,某著作家的一篇文章,稿費價格之高,相當於“一字千金”。不過,通常我們還是用來形容文章的價值或修辭的美妙比較妥當。

成語造句

這篇文章的每個字都猶如一字千金般珍貴,蘊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成語故事

在戰國末年,秦國的實力日益強大,逐漸有了兼併六國的趨勢。當時有一位名叫呂不韋的大商人,他憑藉着自己的精明和果敢,積累了鉅額的財富。 呂不韋不僅有着敏銳的商業頭腦,還極具政治眼光。他不甘心僅僅做一個富有的商人,渴望在政治舞臺上也能施展一番拳腳。於是,呂不韋把目光投向了秦國的公子異人。他傾盡財力,幫助異人在秦國獲得了重要的地位,最終異人成功登上了秦國王位,呂不韋也因此成爲了秦國的相國。 呂不韋大權在握後,開始招攬天下的賢能之士,門客多達三千人。他覺得秦國如此強大,卻沒有一部能夠全面記錄歷史、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典籍。於是,呂不韋決定組織他的門客們編寫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 經過衆人的努力,一部洋洋灑灑二十餘萬字的鉅著誕生了,呂不韋將其命名爲《呂氏春秋》。這部著作涵蓋了天地萬物、古今之事,內容極爲豐富。呂不韋對這部書非常自豪,他想讓這部書能夠流傳千古,讓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功績。 有一天,呂不韋想出了一個奇特的辦法。他讓人把《呂氏春秋》全文抄寫出來,張貼在咸陽城的城門上,併發布了一個告示:如果有人能夠改動書中的一個字,就賞賜給他千金。消息一經傳出,立刻引起了轟動。許多人都前來觀看這部書,但很長時間過去了,竟然沒有一個人敢提出修改意見。 其實,並非是《呂氏春秋》真的完美無缺到一個字都不能改,而是人們畏懼呂不韋的權勢,擔心因爲改字而惹來禍端。但這件事卻讓“一字千金”這個成語流傳了下來,用來形容文字價值極高,或者稱讚一篇文章、一部作品極其優秀。 呂不韋雖然通過這種方式讓《呂氏春秋》名聲大噪,但他的權勢也引起了秦王嬴政的猜忌。最終,呂不韋被秦王嬴政罷黜,在流放途中飲鴆自盡。然而,《呂氏春秋》卻作爲一部重要的文化典籍流傳了下來,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不僅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思想文化,也爲後人研究戰國時期的歷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一字千金”的故事也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成爲了中國文化史上的一段傳奇。

一字千金-成語圖片

一字千金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