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报德

成语拼音

yǐ dé bào yu

以德报德成语解释

德:恩惠。用恩惠报答恩惠。

典故出处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有人问孔子用恩德去酬报怨恨自己的人是否可行?孔子说:“如果怨恨我的人,我用恩德去酬报他,那么对我有恩德的人该如何酬报呢?因此,怨恨我的人,不如用正直的道理去开导他,对我有恩德的人,才能用思想去报答他。”。

成语造句

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和帮助,别人对你好,你也要以德报德,这样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美好。

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人叫柳下惠。他以品德高尚、正直善良而闻名。 柳下惠在鲁国曾担任过官职,但由于他刚正不阿,不愿意同流合污,多次遭到排挤和陷害,最终不得不辞官回乡。尽管如此,他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高尚品德,乐于助人,对他人充满善意。 有一次,柳下惠在路上遇到一个穷困潦倒的人,那人饿了好几天,几乎快要支撑不下去了。柳下惠看到他的惨状,心生怜悯,毫不犹豫地将自己身上携带的食物和钱财都给了他,帮助他度过了难关。那人对柳下惠感激涕零,说以后一定会报答他的恩情。 然而,柳下惠却只是微微一笑,说:“我帮助你并不是为了让你报答我,只是不忍心看到你受苦罢了。”时间慢慢流逝,柳下惠依然过着他平静而又充实的生活。 后来,柳下惠的家乡遭遇了一场严重的旱灾,庄稼颗粒无收,许多百姓都面临着饥饿的威胁。柳下惠看到这种情况,心急如焚,他四处奔走,想办法为百姓们筹集粮食。就在这时,当初那个他曾经帮助过的人出现了。这个人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变得富有起来。他得知柳下惠和家乡百姓的困境后,毫不犹豫地拿出大量的粮食和钱财来帮助他们,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百姓们对这个人的慷慨相助十分感激,纷纷称赞他的善良和义举。而这个人却说:“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报答柳下惠当初对我的帮助。他以德待人,我自然也要以德报德。” 柳下惠的故事在鲁国广泛流传,人们对他的品德更加敬重。他的行为也让人们明白,善良和品德是会传递的,当你用美好的品德去对待他人时,也会收获他人同样美好的回应。 正如《论语》中所说:“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柳下惠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一至理名言。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秉持善良和正直的品德,用真心去对待他人。即使我们的善举不一定会立即得到回报,但这种善良的力量终究会在某个时刻以某种方式回馈到我们身上。我们要相信,以善待人,必将收获更多的善意;以德报德,才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以德报德-成语图片

以德报德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