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文不武

成语拼音

bù wén bù wǔ

不文不武成语解释

既不能文,又不能武。

典故出处

唐·韩愈《泷吏》诗不知官在朝,有益国家不?得无虱其间,不文亦不武。”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他这个人没什么特长,做事情总是半途而废,学业上不文不武,工作上也毫无建树。

成语故事

在古代,有一个名叫李三的年轻人。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对他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能通过读书走上仕途,光宗耀祖。 然而,李三对读书却毫无兴趣,他觉得那些书本上的知识枯燥乏味,难以理解。他在学堂里总是心不在焉,成绩也一直不尽如人意。父母见状,十分着急,多次劝说他要好好学习,但李三总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三看到一些人通过习武在社会上获得了一定的地位和声誉,便又萌生了习武的念头。他开始放弃读书,转而投身到武学之中。可是,他在习武方面也没有展现出过人的天赋,平日里练功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 就这样,李三在学业和武学上都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他既没有通过读书获得渊博的知识,也没有通过习武练就高强的本领,变得不文不武。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三到了该成家立业的年纪。由于他没有一技之长,很多人家都不愿意将女儿嫁给他。他四处碰壁,生活也过得十分艰难。 有一次,李三所在的地方发生了一场动乱,人们纷纷逃离家园。李三也想跟着大家一起逃走,可是他发现自己既没有足够的智慧去规划逃生路线,也没有强壮的身体去应对路途的艰难险阻。他懊悔不已,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好好学习或者认真习武。 最终,李三在动乱中艰难求生,饱尝了生活的苦果。他的经历也成为了人们口中的教训,让大家明白,做事情一定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不能像李三一样不文不武,最终一事无成。正如《礼记·中庸》中所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如果一个人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行动,就很难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这个故事提醒着我们,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要明确自己的方向,要么努力追求学问,成为有才华的人;要么刻苦习武,练就过硬的本领。切不可像李三一样,在两者之间摇摆不定,最终落得个不文不武的下场,白白荒废了自己的大好时光。

不文不武-成语图片

不文不武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