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文不武

成語拼音

bù wén bù wǔ

不文不武成語解釋

既不能文,又不能武。

典故出處

唐·韓愈《瀧吏》詩不知官在朝,有益國家不?得無蝨其間,不文亦不武。”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這個人沒什麼特長,做事情總是半途而廢,學業上不文不武,工作上也毫無建樹。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李三的年輕人。他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父母對他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能通過讀書走上仕途,光宗耀祖。 然而,李三對讀書卻毫無興趣,他覺得那些書本上的知識枯燥乏味,難以理解。他在學堂裏總是心不在焉,成績也一直不盡如人意。父母見狀,十分着急,多次勸說他要好好學習,但李三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隨着年齡的增長,李三看到一些人通過習武在社會上獲得了一定的地位和聲譽,便又萌生了習武的念頭。他開始放棄讀書,轉而投身到武學之中。可是,他在習武方面也沒有展現出過人的天賦,平日裏練功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缺乏持之以恆的毅力。 就這樣,李三在學業和武學上都沒有取得什麼成就。他既沒有通過讀書獲得淵博的知識,也沒有通過習武練就高強的本領,變得不文不武。 日子一天天過去,李三到了該成家立業的年紀。由於他沒有一技之長,很多人家都不願意將女兒嫁給他。他四處碰壁,生活也過得十分艱難。 有一次,李三所在的地方發生了一場動亂,人們紛紛逃離家園。李三也想跟着大家一起逃走,可是他發現自己既沒有足夠的智慧去規劃逃生路線,也沒有強壯的身體去應對路途的艱難險阻。他懊悔不已,後悔自己當初沒有好好學習或者認真習武。 最終,李三在動亂中艱難求生,飽嘗了生活的苦果。他的經歷也成爲了人們口中的教訓,讓大家明白,做事情一定要專心致志、持之以恆,不能像李三一樣不文不武,最終一事無成。正如《禮記·中庸》中所說:“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如果一個人沒有明確的目標和堅定的行動,就很難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這個故事提醒着我們,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要明確自己的方向,要麼努力追求學問,成爲有才華的人;要麼刻苦習武,練就過硬的本領。切不可像李三一樣,在兩者之間搖擺不定,最終落得個不文不武的下場,白白荒廢了自己的大好時光。

不文不武-成語圖片

不文不武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