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烛其奸

成语拼音

dòng zhú qí jiān

洞烛其奸成语解释

洞:透彻;烛:照见;奸:奸诈。对别人的阴谋诡计看得很清楚。

典故出处

《明史·董传策传》:“嵩稔恶误国,陛下岂不洞烛其奸。”

成语典故

明朝嘉靖时期,奸相严嵩专权,朝廷里尽是他的党羽,这些人上下勾结、狼狈为奸。松江府华亭县董传策上书弹劾严嵩,希望嘉靖皇帝洞烛其奸,消除朋党。昏庸的嘉靖听不进忠言,将董传策打入大牢,发配云南。

成语造句

他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最终洞烛其奸,发现了对方隐藏很深的阴谋。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一个国度里,有一位名叫李明的大臣。他为人正直,一心为国家和百姓着想。 当时,朝堂之上有一位权臣张华,张华表面上对国王忠心耿耿,实则心怀叵测,暗中勾结外敌,妄图谋取更大的权力和利益。 李明通过一些细微的迹象和深入的观察,逐渐察觉到了张华的不轨企图。他发现张华时常与一些身份不明的人秘密会面,而且在一些国家大事上,张华总是提出一些看似合理,实则对国家不利的建议。 有一次,国王准备与邻国签订一项重要的条约,张华极力主张接受对方看似优厚的条件。李明却看出了其中的端倪,他知道这背后肯定隐藏着张华不可告人的目的。于是,李明不顾张华的反对,向国王详细分析了条约中可能存在的陷阱和弊端。国王听后恍然大悟,最终没有签署这项条约。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明对张华的行为了解得越来越清楚,他意识到张华的阴谋一旦得逞,将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于是,李明决定收集证据,揭露张华的真面目。 经过一番努力,李明终于掌握了张华通敌叛国的证据。他毫不犹豫地将证据呈递给国王,国王看后大怒,立即下令将张华逮捕审问。 在确凿的证据面前,张华无法抵赖,他的奸计终于被识破。国王对李明的洞察力和忠诚深感敬佩,赐予他丰厚的赏赐,并任命他为重要的官职。 从此,国家在李明等忠臣的辅佐下,日益繁荣昌盛。而李明洞烛其奸的故事也被人们传颂开来,成为了后世的佳话。他的事迹提醒着人们,在面对复杂的人和事时,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清醒的头脑,不能被表象所迷惑,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并揭露那些心怀不轨之人的阴谋诡计,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正如《韩非子·难一》中所说:“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李明正是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见识,洞察到了张华的奸恶用心,为国家避免了一场潜在的危机。

洞烛其奸-成语图片

洞烛其奸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