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口裹足

成语拼音

dù kǒu guǒ zú

杜口裹足成语解释

杜口:闭住嘴;裹足:止步不前。闭着嘴不敢说,停住脚不敢走。比喻有顾虑而不敢接近,远远避开。

典故出处

《战国策·秦策三》:“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奏耳。”

成语典故

战国时代,策士说客之风很盛,他们凭仗口才,巧言善辩,以博取统治者的信任而掌握政治大权。范睢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  范睢(或作范雎)本是魏国人,起初投在魏国的“中大夫”须贾门下当些差使,没有干成什么大事,反而受了一顿冤枉,几乎伤了性命。后来,改姓换名,辗转到了秦国。  那时,秦昭王已在位36年,秦国政治上最有势力的人有4个:穰侯、华阳君,都是昭王母亲宣太后的兄弟;泾阳君、高陵君,都是宣太后宠爱的儿子,即昭王的同母兄弟。穰侯是宰相,把持国政,其余三人也轮流主持军事;他们依靠宣太后的关系,权力很大,并且拥有广大的封邑,家财之富,在国王之上。  范睢针对秦国当时的这一情况,先写一封信给昭王,要求面谈。昭王便派车子去把范睢接来相见。范睢进宫,故意乱走,内侍们吆喝道:“王来了!”范睢说:“秦国只有穰侯和太后,哪有什么王?”昭王恰巧出来,隐约听到了,心中不免一动,当即表示欢迎,特别隆重地接待范睢。旁边看的人,都感到很惊讶。  昭王吩咐左右的人都退出去,然后恭敬地对范睢说:“先生有什么见教?”范睢说:“嗯!嗯!”昭王连问三次,范睢三次都不回答,只说:“嗯!嗯!”昭王便跪着央求道:“先生终究不肯赐教吗?”  范睢这才开口说了一大篇道理,并且说:“现在我寄居秦国,和您的关系还很生疏,而我所要说的,却是关于君臣之间和骨肉至亲之间的事。今天说了,明天就可能有杀身之祸。死固然没有什么可怕,人终是要死的,只要我所说的话,对秦国有利,即便因此被杀,又有什么可怕呢?我所顾虑的是:天下有才能的人们,看见我为秦国尽忠,反而被杀,那么恐怕他们从此就要‘杜口裹足’,莫肯向秦了!  范睢的这次谈话,深深打动了秦昭王,因而取得了昭王的信任。后来,昭王就拜范睢为宰相;收回了穰侯的相印,叫他回到老家陶邑去;还让宣太后告老,不许她再过问朝政;华阳君、高陵君、泾阳君也都住到关外去了。范睢当了好多年宰相,一直到老。

成语造句

因为害怕失败,他杜口裹足,不敢轻易尝试新的挑战。

成语故事

在战国时期,有一个名为范雎的人。他才华横溢,却一直未能得到施展的机会。 范雎原本在魏国谋事,但却遭到了魏国大夫须贾的诬陷和迫害。须贾在魏相魏齐面前恶意中伤范雎,导致范雎被打得奄奄一息,扔到了厕所里。幸而范雎靠着装死逃过一劫,之后在朋友的帮助下逃到了秦国。 到了秦国后,范雎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谋略,很快得到了秦昭王的赏识和重用,被封为应侯。然而,秦国的穰侯魏冉当时权势滔天,他的一些行为严重阻碍了秦国的发展。范雎决心要帮助秦昭王除掉穰侯。 范雎向秦昭王进言,指出穰侯为了扩大自己的封地,多次攻打齐国,却劳而无功,不仅使秦国损失惨重,还让其他诸侯国对秦国产生了警惕和反感。他建议秦昭王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与远方的国家交好,集中力量攻打临近的国家,这样才能逐步扩大秦国的势力范围。 秦昭王听了范雎的话后,深以为然,决定罢免穰侯的职务,让范雎取而代之。穰侯得知自己失势后,心中十分怨恨范雎,但又无可奈何,只能带着自己的家人和亲信离开秦国。 范雎在秦国的地位日益稳固,他开始实施自己的一系列改革和政策。然而,他的行为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和恐惧。有些人开始在秦昭王面前说范雎的坏话,试图动摇他的地位。 范雎深知自己处境危险,但他并没有退缩,而是更加坚定地推行自己的改革。他杜口裹足,小心翼翼地应对着各种挑战和危机。他明白,在这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稍有不慎就可能万劫不复。 经过范雎的努力,秦国的国力日益强大,逐渐成为了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范雎也因其卓越的贡献而名垂青史。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不能畏惧退缩,而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即使周围充满了危险和阻碍,也要像范雎一样杜口裹足,谨慎行事,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尽管道路崎岖,但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杜口裹足-成语图片

杜口裹足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