簠簋之风
成语拼音
- fǔ guǐ zhī fēng
簠簋之风成语解释
- 簠簋:古代食器、祭器。指官吏贪财受贿的风气
典故出处
-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六卷:“于是干谒不行,孤寒吐气,簠簋之风为之一变。”
成语典故
- 清朝康熙时期,官场腐败,贪污成风。莱阳赵仑阆仙,康熙21年在江南任督学,他从自身做起,想改变当时的簠簋之风,在过长江的船上击楫发誓:如果贪一毫之私就不能生还江北。他十分清廉,去拜谒地方官时也是空手而去,一时传为佳话。
成语造句
- 社会上必须坚决抵制簠簋之风,倡导清正廉洁的良好风尚。
成语故事
- 在古代的朝堂之上,曾发生过这样一段故事。
在一个朝代的中期,政治局势看似平稳,实则暗潮涌动。有一位官员名为郑直,他出身名门,最初也是心怀壮志,渴望为国家和百姓做出一番贡献。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郑直在官场中渐渐迷失了自我。他看到周围一些官员利用职务之便,大肆敛财,生活奢靡。一开始,郑直还能坚守自己的底线,但在面对各种诱惑时,他的内心开始动摇。
在一次朝廷举办的大型活动中,郑直负责物资的筹备和管理。一些不法商人看准了这个机会,纷纷向他行贿,希望能在采购中得到特殊关照。郑直在犹豫再三后,最终还是收下了贿赂。
有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郑直逐渐沉浸在这种不正当的利益获取中,不能自拔。他开始利用各种手段为自己谋取私利,与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员们同流合污。
这种行为慢慢在官场中蔓延开来,形成了一股不正之风。许多正直的官员对此深感痛心和忧虑,但他们有的慑于郑直等人的权势,有的则担心自己受到牵连,敢怒而不敢言。
百姓们也察觉到了官场的变化,对这些官员的行为怨声载道。国家的财政也因为这种簠簋之风而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一些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军事防御设施因为缺乏资金而无法顺利开展。
终于,一位名叫林义的年轻官员站了出来。他不畏强权,收集了郑直等人的大量罪证,毅然上书朝廷,揭露了他们的丑恶行径。朝廷大为震惊,立刻展开调查。
经过一番严查,郑直等人的罪行被一一揭露。他们最终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被革职查办,家产也被没收。
朝廷借此机会大力整顿官场风气,严厉打击贪污腐败行为,试图恢复往日的清明政治。而林义也因为他的勇敢和正直受到了百姓的爱戴和朝廷的重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簠簋之风一旦形成,就会像毒瘤一样侵蚀国家和社会的根基。只有坚决抵制这种不正之风,秉持公正廉洁的原则,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我们应当以史为鉴,时刻警醒自己,坚守道德底线,不为私利所诱惑,共同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簠簋之风-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