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席断交
成语拼音
- gē xí duàn jiāo
割席断交成语解释
- 席:坐席,草席。把席割开分别坐。比喻朋友绝交
典故出处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成语典故
- 汉朝末年,读书人管宁与华歆从小在一起读书,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但两人性格不一样,管宁读书刻苦,不贪慕富贵,华歆行事浮躁,羡慕荣华富贵,渐渐地管宁厌恶他,就把两人共坐的席子割成两半,分席而坐,从此两人断绝交情。
成语造句
- 他们曾经是亲密无间的朋友,然而因为价值观的巨大分歧,最终还是走向了割席断交的结局。
成语故事
- 在东汉末年,有两个年轻人,一个叫管宁,一个叫华歆。他们同在一处求学,起初关系十分要好,常常一同读书、探讨学问。
有一天,他们在园中锄草时,突然发现地上有一块金子。管宁看都不看一眼,继续挥动着锄头,就像那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而华歆却停下手中的活,捡起金子看了看,然后才又放下。这一幕让管宁心中有些异样的感觉。
又有一次,两人同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原来是有达官贵人路过。华歆忍不住起身跑出去看热闹,完全忘记了正在读书这件事。等他回来后,管宁看着他,皱起了眉头,心中的不满愈发强烈。
经过这两件事,管宁觉得自己与华歆的价值观和志向有着很大的不同。他认为华歆太过注重物质和外界的诱惑,无法专心于学问和品德的修养。于是,管宁毅然决然地拿起刀,把他们同坐的席子割成两半,严肃地对华歆说:“从今天起,我们不再是朋友。”华歆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让管宁失望了,他十分懊悔,但也无法挽回。
后来,管宁一心向学,刻苦钻研,成为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而华歆虽然也有一定的成就,但在管宁心中,他们早已分道扬镳。
“割席断交”这个成语便由此而来,它告诉我们,朋友之间应该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在品德和价值观上要相互契合。正如孔子所言:“道不同,不相为谋。”当发现彼此的追求和为人处世方式差异过大时,果断地结束这段关系,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真正的友谊应该是建立在真诚、相知和相互促进的基础上,而不是被外在的利益和诱惑所左右。我们应当以管宁为鉴,慎重选择朋友,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追求更高尚的人生目标。
割席断交-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