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须换袍

成语拼音

gē xū huàn páo

割须换袍成语解释

须:胡须。形容打了败仗狼狈逃跑

典故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8回:“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操闻之,即扯旗角包颈而逃。”

成语典故

三国时期,曹操派大将钟繇攻蜀未成,退守潼关,就改派曹洪、徐晃驻守潼关,才九天时间曹洪丢了潼关。曹操率军亲自攻打潼关,结果被马超打得大败,为了逃命,曹操割掉自己的胡须,丢掉自己的战袍,化装逃回到自己的大本营。

成语造句

在那场激烈的战斗中,他为了逃脱敌人的追捕,不得不割须换袍,伪装成普通百姓。

成语故事

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日益强大。 有一次,曹操亲自率领大军出征,与马超率领的军队在战场上相遇。马超勇猛无比,他率领的西凉军更是战斗力惊人。曹操的军队在一开始的战斗中处于下风。 在激烈的战斗中,曹操陷入了困境。马超看到曹操后,亲自率领一队精锐骑兵追杀过来。曹操见状,急忙策马狂奔。马超在后面紧追不舍,眼看就要追上曹操。曹操心中十分焦急,他一边策马狂奔,一边思考着如何摆脱马超的追杀。 就在这危急时刻,曹操突然灵机一动,他迅速拔出佩剑,割下自己的胡须。然后,他又脱下自己的战袍,换上了身边一名士兵的衣服。马超追上来后,看到一个穿着普通士兵衣服、没有胡须的人,误以为不是曹操,便继续向前追去。曹操就这样成功地逃脱了马超的追杀。 后来,人们就用“割须换袍”这个成语来形容人在危急时刻为了保命而采取的紧急应变措施。这个成语也反映了曹操的机智和果敢,他能够在关键时刻果断地采取行动,从而避免了一场灾难。正如《三国志》中对曹操的评价:“非常之人,超世之杰”。曹操一生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争和危机,但他总是能够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化险为夷,割须换袍这一事件只是他众多传奇经历中的一个缩影。在那个动荡的时代,曹操的这种应变能力和生存智慧无疑是他能够称霸一方的重要因素。

割须换袍-成语图片

割须换袍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