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須換袍
成語拼音
- gē xū huàn páo
割須換袍成語解釋
- 須:鬍鬚。形容打了敗仗狼狽逃跑
典故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8回:“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操聞之,即扯旗角包頸而逃。”
成語典故
- 三國時期,曹操派大將鍾繇攻蜀未成,退守潼關,就改派曹洪、徐晃駐守潼關,才九天時間曹洪丟了潼關。曹操率軍親自攻打潼關,結果被馬超打得大敗,爲了逃命,曹操割掉自己的鬍鬚,丟掉自己的戰袍,化裝逃回到自己的大本營。
成語造句
- 在那場激烈的戰鬥中,他爲了逃脫敵人的追捕,不得不割須換袍,僞裝成普通百姓。
成語故事
- 在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羣雄並起。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勢力日益強大。
有一次,曹操親自率領大軍出征,與馬超率領的軍隊在戰場上相遇。馬超勇猛無比,他率領的西涼軍更是戰鬥力驚人。曹操的軍隊在一開始的戰鬥中處於下風。
在激烈的戰鬥中,曹操陷入了困境。馬超看到曹操後,親自率領一隊精銳騎兵追殺過來。曹操見狀,急忙策馬狂奔。馬超在後面緊追不捨,眼看就要追上曹操。曹操心中十分焦急,他一邊策馬狂奔,一邊思考着如何擺脫馬超的追殺。
就在這危急時刻,曹操突然靈機一動,他迅速拔出佩劍,割下自己的鬍鬚。然後,他又脫下自己的戰袍,換上了身邊一名士兵的衣服。馬超追上來後,看到一個穿着普通士兵衣服、沒有鬍鬚的人,誤以爲不是曹操,便繼續向前追去。曹操就這樣成功地逃脫了馬超的追殺。
後來,人們就用“割須換袍”這個成語來形容人在危急時刻爲了保命而採取的緊急應變措施。這個成語也反映了曹操的機智和果敢,他能夠在關鍵時刻果斷地採取行動,從而避免了一場災難。正如《三國志》中對曹操的評價:“非常之人,超世之傑”。曹操一生經歷了無數次的戰爭和危機,但他總是能夠憑藉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化險爲夷,割須換袍這一事件只是他衆多傳奇經歷中的一個縮影。在那個動盪的時代,曹操的這種應變能力和生存智慧無疑是他能夠稱霸一方的重要因素。
割須換袍-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