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延殘喘
成語拼音
- gǒu yán cán chuǎn
苟延殘喘成語解釋
- 苟:暫且,勉強;延:延續;殘喘:臨死前的喘息。勉強延續臨死前的喘息。比喻暫時勉強維持生存。
典故出處
- 宋·歐陽修《與韓忠獻王》:“遽來居穎,苟存殘喘,承賜卹問,敢此勉述。”明·馬中錫《中山狼傳》:“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處囊中,以苟延殘喘乎?”
成語典故
- 春秋後期,晉國有一位大夫叫做趙簡子。有一次他在中山狩獵時,突然發現一隻狼從林中竄出,便猛射一箭。狼中箭後帶箭拼命奔逃,趙簡子驅車追趕。這條狼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中山狼”了,這條狼被後人評選爲忘恩負義的形象代言人。 這時,有一個叫東郭先生的人正在往北走。他趕着一頭驢,驢馱着一袋書。他走着走着,正好迎面碰到了那隻正在逃命的中山狼。這隻狼見了東郭先生,就說:“先生不是專門濟困扶危嗎?從前毛寶曾買一隻烏龜放生,後來他在戰爭中逃命,烏龜載他過江;一個叫隋侯的,救活了一條蛇,後來蛇就銜來名貴的珠子報答。您讓我躲在書袋裏,勉強維持這一線生命(這是用現代白話文說苟延殘喘的意思,原文即爲此成語)吧。您今天能救我一命,我日後一定會像龜蛇那樣報答您!”東郭先生在狼的苦苦哀求下,只好把狼裝在書袋裏,把書蓋在上面。當趙簡子追上來時,向東郭先生打聽狼的下落,東郭先生說不知道。 東郭先生騙走了趙簡子一行後把狼放了出來。而此時狼說自己餓了,你幫人幫到底吧,說着要喫掉東郭先生。正在這時,一個農夫恰巧路過。農夫問明原因後,把狼騙回東郭先生裝書的口袋,掄起鋤頭,幾下就把它打死了。
成語造句
- 在那場殘酷的戰爭中,敵人雖然已經是強弩之末,但仍在苟延殘喘,做着最後的掙扎。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一段時期,國家動盪不安,百姓生活困苦不堪。
在一個衰落的王朝裏,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周邊的敵國虎視眈眈,時常發動侵略。這個王朝的軍隊已經疲憊不堪,戰鬥力大不如前。
一次大規模的外敵入侵中,王朝的軍隊節節敗退,領土不斷喪失。百姓們流離失所,四處逃亡。朝廷中的大臣們卻還在爲了自己的私利爭鬥不休,根本無暇顧及國家的安危。
在這危急關頭,一位有遠見的將領站了出來。他帶領着殘餘的軍隊,拼死抵抗外敵。儘管他們人數稀少,裝備簡陋,但憑藉着頑強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一次次地擊退了敵人的進攻。
然而,敵國的勢力太過強大,他們的進攻如同潮水一般連綿不絕。這位將領和他的軍隊只能在艱難的處境中苦苦支撐,勉強維持着局面,就如同在風雨中苟延殘喘的火苗,隨時都可能熄滅。
但他們沒有放棄,他們知道自己肩負着保衛國家和百姓的重任。他們在困境中堅守着,等待着轉機的出現。
終於,經過漫長而艱苦的戰鬥,王朝內部的一些有識之士開始覺醒,他們團結起來,共同對抗外敵。同時,民間也涌現出了許多義勇之士,紛紛加入到戰鬥中來。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王朝逐漸穩住了陣腳,開始組織有效的反擊。那原本苟延殘喘的局面慢慢得到了扭轉,最終成功地擊退了外敵,國家迎來了新的希望。
這段歷史讓我們明白,即使處於最艱難、最危急的時刻,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就能夠在苟延殘喘中找到希望,最終實現逆轉,迎來光明。
苟延殘喘-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