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所云

成語拼音

bù zhī suǒ yún

不知所云成語解釋

雲:說。不知道說得是些麼。形容說話內容混亂,無法理解。

典故出處

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成語典故

公元225年,諸葛亮親率大軍南征孟獲,他七次俘虜孟獲, 又七次釋放,孟獲終於心悅誠服地歸順蜀漢。 南方平定之後,解除了後顧之憂,諸葛亮決定出師伐魏。臨行 前,他給劉禪寫一份《出師表》,提出東漢後期上層統治集團任人 唯親而致傾頹的歷史教訓,規勸劉禪要“親賢臣,遠小人”;嚴明賞 罰,虛心納諫。最後,諸葛亮寫道:“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表達他懇切、激動的心情。  一切都安排妥當之後,諸葛亮便親率浩浩蕩蕩的大軍,向漢中前線進發。後主劉彈率領百官一直把他們送出成都城外十里遠。

成語造句

他說了一大通莫名其妙的話,讓人完全不知所云。

成語故事

在三國時期,有一位名叫諸葛亮的傑出政治家和軍事家。當時,劉備爲了興復漢室,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諸葛亮憑藉着他的智慧和謀略,幫助劉備在亂世中站穩了腳跟。 後來,劉備病逝,將劉禪託付給諸葛亮。諸葛亮盡心盡力地輔佐劉禪,對內嚴明法紀,發展生產;對外積極謀劃,準備北伐。 然而,劉禪卻寵信一些奸佞之臣,整天沉迷於享樂,對國家大事毫不關心。諸葛亮多次上書進諫,苦口婆心,希望劉禪能夠振作起來,治理好國家。 有一次,諸葛亮又給劉禪寫了一封長長的奏摺,在奏摺中,他詳細地闡述了當前的局勢和自己的治國方略,希望劉禪能夠明白他的良苦用心。可是,劉禪看完奏摺後,卻一臉茫然,完全不知道諸葛亮在說什麼。他找來身邊的大臣詢問,大臣們也都面面相覷,不知如何回答。 原來,劉禪平日裏根本不學習,也不關心國家大事,對於諸葛亮奏摺中的那些政治、軍事術語和策略,自然是一無所知。他只知道喫喝玩樂,對於國家的未來和前途毫無概念。 諸葛亮得知劉禪的反應後,不禁長嘆一聲,感到無比的失望和無奈。他意識到,僅憑自己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劉禪如果不能覺醒,那麼蜀漢的前途將十分渺茫。 這件事情後來被人們傳爲佳話,也由此誕生了“不知所云”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說話或寫文章內容混亂,讓人摸不着頭腦。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領導者的素質和能力對於一個國家的興衰至關重要。劉禪的昏庸無能,最終導致了蜀漢的滅亡。而諸葛亮的忠誠和智慧,雖然未能挽救蜀漢,但卻成爲了歷史上的一段傳奇,被後人所敬仰和傳頌。我們在生活中也應該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避免出現“不知所云”的情況,這樣才能更好地與人交流和溝通,爲自己的人生和社會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不知所云-成語圖片

不知所云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