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所措
成語拼音
- bù zhī suǒ cuò
不知所措成語解釋
- 措:安置,處理。不知道怎麼辦纔好。形容處境爲難或心神慌亂。
典故出處
- 《論語·子路》:“則民無所措手足。”《三國志·吳書·諸葛恪傳》:“哀喜交併,不知所措。”
成語典故
- 三國時期,諸葛亮的哥哥諸葛謹的兒子諸葛恪自幼聰明過人,成年後被孫權封爲太子太傅。他不滿意太子孫和。在孫權死後立即廢掉太子,另立10歲的孫亮爲皇帝,自己全權執政。他得意洋洋,在寫給他弟弟諸葛融的信中表示:“哀喜交併,不知所措。”。
成語造句
- 當他突然面對這麼複雜的情況時,他完全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諸侯國。這個國家的君主新即位不久,對於治理國家還處於摸索階段。
有一天,邊境突然傳來急報,說鄰國率領大軍來襲。這突如其來的消息讓這位年輕的君主慌了神,他完全不知道該如何應對。朝堂之上,大臣們也都面面相覷,一時之間都陷入了混亂。
君主緊急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但大家各抒己見,爭論不休,卻始終沒有一個統一的、可行的方案。君主在這種情況下更是不知所措,心中焦慮萬分。
他開始翻閱古籍,希望能從歷史中找到解決辦法。在查找過程中,他看到了先輩們面對類似困境時的果敢和智慧。他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這樣慌亂下去,必須冷靜下來,理智地分析局勢。
於是,他靜下心來,仔細思考鄰國進攻的目的和自身的優勢劣勢。他發現,鄰國雖然兵力強大,但長途奔襲,必定疲憊不堪。而自己的國家有着堅固的城池和忠誠的百姓。
君主決定採取堅守城池的策略,同時發動百姓共同抵抗外敵。他鼓舞士氣,讓士兵和百姓們都明白,這是一場關乎國家存亡的戰鬥。
在君主的帶領下,全國上下齊心協力,最終成功擊退了鄰國的進攻。經過這次事件,君主深刻地認識到,遇到困難不能不知所措,而要保持冷靜,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從那以後,這位君主不斷學習治國之道,遇到問題都能沉穩應對,國家也在他的治理下日益繁榮昌盛。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我們面臨突發狀況或困難時,不能慌亂無措,而要冷靜思考,理智應對,這樣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迎來美好的結果。
不知所措-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