囫圇吞棗
成語拼音
- hú lún tūn zǎo
囫圇吞棗成語解釋
- 囫圇:整個兒。把棗整個嚥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典故出處
- 宋·圓悟禪師《碧巖錄》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細嚼來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渾侖吞個棗。”
成語典故
- 有個人曾經對人們說:“喫一點梨,對人的牙齒有好處,但是喫多了,會傷脾的;棗呢,正好與之相反,雖然可以健脾,但喫多了會對牙齒有害。”聽的人中一個人聽了,想了想,說:“喫梨時,只嚼不咽,還會傷脾嗎?喫棗時,我不嚼,一口吞下去,這不就可以保護牙齒了嗎?”另一個年輕人聽他這麼一說,就想開個玩笑:“你這不是囫圇吞下棗嗎?”周圍在場的人都笑了。讀後:我們學習知識時不能囫圇吞棗,首先把要學的知識理解清楚,然後再認真去掌握它。如果學知識只是籠統地學,就不會學到真正的知識。
成語造句
- 學習知識不能只是簡單地瀏覽而過,而應該認真鑽研,切忌囫圇吞棗,否則很難真正掌握其精髓。
成語故事
- 從前有個年輕人,他對於知識的獲取總是有些急功近利。
有一天,他聽說了很多的道理和知識,卻不知該如何去消化理解。他看到別人讀書,就盲目地跟着去讀,卻只是流於表面,不求甚解。
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位智者。智者看到他這種浮躁的狀態,便告訴他:“就像喫東西一樣,要細嚼慢嚥,才能品味出其中的滋味,汲取到營養。”然而,年輕人並沒有把智者的話放在心上。
不久後,年輕人看到別人在喫棗子,他一下子吃了很多,幾乎是不怎麼咀嚼就直接嚥了下去,這就是所謂的“囫圇吞棗”。旁邊有人提醒他說:“你這樣喫,怎麼能品嚐到棗子的美味呢?而且喫多了還不容易消化。”年輕人卻滿不在乎地說:“我只要把棗子喫下去就行了,管它什麼味道,什麼消化不消化的。”
就這樣,年輕人在學習和生活中依然保持着這種囫圇吞棗的態度。他讀史書,只是匆匆瀏覽,記住一些大概的事件和人物,卻不去深入思考背後的意義和影響。他學習技藝,也是淺嘗輒止,不追求精益求精。
歷史上,其實也有類似的例子。比如趙括紙上談兵,他雖然熟讀兵書,卻沒有真正理解戰爭的複雜性和實際情況,只是一味地按照書本上的理論去指揮作戰,結果導致了大敗。這就如同囫圇吞棗一般,看似掌握了很多知識,實際卻無法靈活運用。
隨着時間的推移,年輕人發現自己雖然看似知道很多,但真正到了需要運用知識和技能的時候,卻往往不知所措。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意識到自己過去的做法是多麼的錯誤。他終於明白了智者的話,明白了學習和做事都需要耐心、細緻,不能像囫圇吞棗那樣敷衍了事。
從此,年輕人改變了自己的態度,開始認真地對待每一件事,每一個知識。他學會了細細品味,深入探究,逐漸地,他真正地掌握了知識和技能,也變得更加成熟和有智慧。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追求知識和成長的道路上,我們不能急於求成,不能囫圇吞棗。要像品嚐美食一樣,用心去感受,去體會,才能真正領略到其中的真諦和價值。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進步,成爲有內涵、有能力的人。
囫圇吞棗-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