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稂不莠
成語拼音
- bù láng bù yǒu
不稂不莠成語解釋
- 稂:狼尾草;莠:狗尾草。本指禾苗中中無野草。後比喻人不成才,沒出息。
典故出處
- 《詩經·小雅·大田》:“既堅既好,不稂不莠。”
成語典故
-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有一首反映西周農事生活的詩篇《大田》,詩人抒發風調雨順帶來豐收的喜悅心情:“穀粒長了皮殼,長得堅實完好,沒有稂草莠草。除去青蟲、絲蟲等蟲害,不讓它禍害我的莊稼。稷神有靈,快把它們投進大火。”。
成語造句
- 他整天遊手好閒,不務正業,真是不稂不莠,讓人失望。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村莊裏,有一位名叫李三的農夫。李三家裏有一片不算小的田地,他一直辛勤勞作,期望能有個好收成。
有一年春天,李三滿懷希望地播下了種子,每天精心照料着田地。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他發現田地裏長出的一些作物,既不像飽滿的稻穗,也不像茁壯的麥苗,它們長得歪歪扭扭,雜亂無章。李三看着這些不倫不類的作物,心中充滿了疑惑和憂慮。
他請教村裏有經驗的老農,老農看了看他的田地後搖搖頭說:“你這田地裏啊,有些不稂不莠的東西,它們既不是好的莊稼,也不是無用的雜草,難以分辨啊。”李三聽了恍然大悟,原來這些奇奇怪怪的植物就是所謂的“不稂不莠”。
他開始想辦法處理這些不稂不莠的東西,可又擔心會誤傷到那些還有希望長成好莊稼的作物。經過一番思索,他決定先仔細觀察,然後再採取行動。日子一天天過去,那些不稂不莠的東西越來越肆意生長,它們不僅佔用了田地的養分,還影響了周圍正常莊稼的生長。
李三意識到不能再猶豫了,他狠下心來,開始逐一清理這些不稂不莠的植物。這是一個艱難而漫長的過程,但他知道只有這樣才能讓他的田地恢復生機。經過不懈的努力,田地裏那些不稂不莠的東西終於被清理乾淨了。
到了收穫的季節,李三的田地迎來了一個還算不錯的收成。他深刻地體會到,在生活中,無論是種地還是做其他事情,都不能容忍那些不稂不莠的存在。要及時分辨和處理那些不好的、沒有價值的東西,才能讓一切走上正軌,迎來美好的結果。
就如同歷史上的許多事例,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如果存在太多不稂不莠的現象,必然會影響整體的發展和進步。只有保持敏銳的洞察力,果斷地採取行動,去除那些不良因素,才能讓國家繁榮昌盛,社會和諧穩定。李三的經歷雖然平凡,但卻蘊含着深刻的道理,提醒着人們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讓不稂不莠的事物擾亂自己的生活和未來。
不稂不莠-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