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鐵不成鋼

成語拼音

hèn tiě bù chéng gāng

恨鐵不成鋼成語解釋

形容對所期望的人不爭氣不上進感到不滿,急切希望他變好。

典故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六回:“只爲玉玉不上進,所以時常恨他,也不過是“恨鐵不成鋼”的意思。”

成語典故

賈寶玉因丟失通靈寶玉而生病,賈母與王熙鳳商量要把薛寶釵嫁給寶玉來沖喜,這樣來挽救寶玉的生命。剛好此時賈政放了外任,賈母命他定奪。賈政也想這個恨鐵不成鋼的兒子早日康復,成家立業好繼承祖業,也同意立即就辦喜事。

成語造句

他平時學習不努力,考試成績又那麼差,老師真的是恨鐵不成鋼啊。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小國名爲衛國。衛國有一位名叫孔伋的年輕人,他自幼聰慧好學,但性格卻有些懶散和貪玩。 孔伋的父親是衛國的一位官員,他對孔伋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能夠勤奮讀書,將來成爲國家的棟樑之材。然而,孔伋卻常常沉迷於遊戲和玩耍之中,對學業並不上心。 父親看到孔伋的這種狀態,心中十分焦急和擔憂。他多次苦口婆心地勸說孔伋要好好學習,可是孔伋總是左耳進右耳出,依然我行我素。 有一天,父親實在忍無可忍,他將孔伋叫到面前,嚴厲地訓斥道:“你看看你,整天就知道玩耍,一點上進心都沒有。我對你真是恨鐵不成鋼啊!”孔伋聽了父親的話,心中也感到十分愧疚。 從那以後,孔伋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他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這樣荒廢時光了。於是,他下定決心要改變自己,努力學習。 孔伋每天早起晚睡,刻苦攻讀各種書籍,不斷地充實自己。他還積極地向老師和長輩們請教,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能力。 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孔伋終於學有所成。他不僅成爲了衛國的知名學者,還爲國家的發展和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 後來,人們就用“恨鐵不成鋼”這個成語來形容對某人期望很高,但其表現卻不盡如人意,讓人感到失望和焦急的心情。這個成語也提醒我們,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不能辜負他人對我們的期望,要努力奮鬥,不斷提升自己,成爲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在歷史的長河中,像孔伋這樣經歷過挫折和轉變的人還有很多。比如,西漢時期的匡衡,他小時候家裏很窮,但他卻非常渴望讀書。他白天要幫家裏幹活,只能利用晚上的時間來讀書。由於家裏太窮,買不起燈油,匡衡就想辦法在牆壁上鑿了一個洞,藉助鄰居家的燈光來讀書。經過多年的刻苦努力,匡衡終於成爲了一位大學問家。 這些故事都告訴我們,只要我們有決心和毅力,就能夠克服困難,實現自己的夢想。同時,我們也應該珍惜身邊那些對我們寄予厚望的人,不要讓他們對我們“恨鐵不成鋼”。

恨鐵不成鋼-成語圖片

恨鐵不成鋼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