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棺材不下淚

成語拼音

bù jiàn guān cái bù xià lèi

不見棺材不下淚成語解釋

比喻不到走投無路的境地不肯死心。

典故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98回:“常言說得好,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咱如今將理和他說,不見棺材不下淚,他必然不妥。”

成語典故

古代滑稽清才安鴻漸特別幽默與滑稽,他十分害怕老婆,他岳父病故,兩人前去弔唁,在路上他們就開始大哭。他老婆爲人特別嚴格,見老公光哭而沒有眼淚,覺得奇怪問爲什麼?安鴻漸回答說用帕子擦了,其妻特別囑咐見了棺材一定要掉淚。

成語造句

他總是那麼固執,非要等到事情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才肯罷休,真是不見棺材不下淚。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張華的人,他生性固執且自以爲是。 張華生活在一個小鎮上,平日裏他總是對自己的想法和決定深信不疑,哪怕別人提出合理的建議,他也不屑一顧。有一次,鎮上來了一位經驗豐富的商人,帶來了一種新的貿易機會。許多人都看到了其中的潛力,紛紛參與其中。然而張華卻對這個機會嗤之以鼻,認爲這不過是衆人盲目跟風的行爲。朋友們好心勸他也嘗試一下,說不定能獲得豐厚的回報,但張華卻固執地搖頭,堅信自己的判斷。 隨着時間的推移,那些參與貿易的人都賺得盆滿鉢滿,生活變得越來越好。張華開始有些動搖,但他仍然不願承認自己當初的錯誤。他在心裏安慰自己,認爲這只是一時的運氣罷了。 不久之後,又有一個更大的商機出現。這次張華依然不聽他人的勸告,堅持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再次錯過了這個機會。而那些抓住機會的人,財富和地位都有了極大的提升。 張華的生活卻漸漸變得艱難起來,他開始後悔自己當初的固執。但他仍然不願意輕易改變自己的態度,總是爲自己的行爲找各種藉口。 直到有一天,張華的家庭遭遇了一場重大的變故。由於他長期的固執和錯誤決策,導致家庭陷入了困境,幾乎到了一無所有的地步。此時的張華,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但一切似乎都已經太晚了。他看着眼前的困境,悔恨的淚水流了下來,這一刻,他才真正明白了什麼叫“不見棺材不下淚”。他想起了那些曾經被他忽視的建議和機會,想起了自己的固執給自己和家人帶來的痛苦。 張華開始反思自己的一生,他明白了固執己見的危害,也懂得了要善於傾聽他人的意見和建議。雖然已經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但他決定從此改變自己,不再重蹈覆轍。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不能過於固執,要保持開放的心態,善於聽取他人的合理建議。否則,可能只有在面臨絕境,真正看到嚴重後果的時候,纔會如夢初醒,但那時往往已經悔之晚矣。正如古人所說的“不見棺材不下淚”,我們應該從別人的故事中吸取教訓,避免犯下同樣的錯誤。

不見棺材不下淚-成語圖片

不見棺材不下淚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