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遠千里
成語拼音
- bù yuǎn qiānlǐ
不遠千里成語解釋
- 不以千里爲遠。形容不怕路途遙遠。
典故出處
- 《孟子·梁惠王上》:“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成語典故
- 梁惠王見了孟子,熱情地說:“先生,您不以千里爲遠來到我們魏國,一定是給我的國家帶來利益了吧?” 孟子回答說:“大王您何必一開口就講利?有仁義就行了。如果君王說怎樣有利於我的國家,大夫說怎樣有利於我的封地,士和老百姓說怎樣有利於自身,這樣上上下下都追逐私利,那麼就危險了。”接着孟子說道:“在能出動一萬輛兵車的國家,謀殺他們國君的必定是能出動一千輛兵車的大夫之家;在能出動一千輛兵車的二等國家,謀殺他們國君的,必定是能出動一百輛兵車的大夫之家。大國的大夫能從萬輛兵車的國家中獲得兵車千輛,二等國家的大夫能從千輛兵車的國家中獲得兵車百輛。這些大夫的產業不能說不多了,但是,他們永遠不會滿足。所以您不能再宣揚私利了。”梁惠王聽了很受觸動,焦急地問:“那先生以爲該怎麼辦呢?” 孟子說:“從來沒有講仁的人會遺棄他的雙親,也沒有講義的人會不尊重他的君主。所以,大王您只要講仁義就夠了,何必再講利呢?”。
成語造句
- 他爲了見到心中敬仰的大師,即便相隔甚遠,也不遠千里地奔赴而來。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孟子的偉大思想家。他四處遊歷,宣揚自己的學說和理念。
有一次,孟子來到了一個偏遠的小國。這個國家的君主久聞孟子的大名,對他的學說非常感興趣,於是派人邀請孟子進宮,希望能與他當面交流。孟子得知後,毫不猶豫地決定前往。
儘管路途遙遠,需要跋涉千里之遙,但孟子毫無怨言。一路上,他歷經艱辛,風餐露宿,卻始終保持着堅定的信念和對知識傳播的執着。
當孟子終於到達這個小國時,君主熱情地迎接了他,並與他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孟子向君主闡述了自己關於仁愛、正義、道德等方面的觀點,君主聽得津津有味,深受啓發。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孟子在這個小國裏停留了一段時間,繼續與君主和大臣們交流,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踐行這些重要的理念。他的到來,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這個國家的發展道路。
最終,孟子離開了這個小國,但他所留下的思想和理念卻深深地紮根在了這裏。人們記住了這位不遠千里而來的偉大思想家,他的學說也在這片土地上得到了傳承和發展。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真正有追求、有信念的人,不會被距離和困難所阻擋。他們會爲了心中的目標,不惜不遠千里地去努力、去奮鬥。就像孟子一樣,他爲了傳播自己的學說,不顧路途遙遠,堅定地前行。這種精神在歷史上不斷激勵着人們去追求真理、追求美好,爲了理想而努力拼搏。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學習這種精神,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夢想,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和挑戰,都不輕易放棄,因爲只有堅持不懈,才能最終實現自己的目標。
不遠千里-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