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與謀

成語拼音

bù zú yǔ móu

不足與謀成語解釋

與:和。不值得和他商量。

典故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爲之虜矣。”

成語典故

楚漢相爭時期,劉邦想在關中稱王的計劃敗露,爲擺脫困境聽從張良的計策親自去鴻門赴宴,席間范增召來項莊舞劍,想趁機殺掉劉邦。劉邦藉機溜走,張良獻上白璧與玉斗,范增氣得把玉斗摔在地上,對着項羽說不足與謀。

成語造句

他這個人目光短淺且自私自利,實在是不足與謀。

成語故事

在秦末亂世,各地英雄紛紛崛起。其中,項羽和劉邦是兩支最爲強大的勢力。 項羽,這位勇猛無比的西楚霸王,以其強大的武力令人畏懼。然而,他在性格上卻有着一些致命的缺陷。 當時,項羽的軍隊和劉邦的軍隊在局勢上互有攻守。劉邦這邊有衆多謀士爲其出謀劃策。一次,項羽的謀臣范增看出劉邦有着爭奪天下的大志,便力勸項羽要儘早除掉劉邦,以免後患無窮。於是,項羽設下鴻門宴,邀請劉邦前來。劉邦深知此行危險重重,但在張良等謀士的建議下,還是決定冒險赴宴。 宴會上,范增多次暗示項羽動手,但項羽卻猶豫不決,始終未能下定決心。劉邦則憑藉着自己的機智和圓滑,一次次化險爲夷。最後,劉邦找了個機會,成功逃離了鴻門宴。 范增看到項羽如此優柔寡斷,氣得跺腳大罵:“豎子不足與謀!”他深知,項羽錯過了這次絕佳的機會,以後想要再對付劉邦就會變得更加困難。而事實也正如范增所料,劉邦在逃脫之後,勢力不斷壯大,最終在楚漢之爭中擊敗了項羽。 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不足與謀”這個成語深刻地揭示了一個道理。當面對重大決策時,如果領導者缺乏果斷和遠見,不能聽取正確的建議,那麼就很可能導致失敗。就像項羽,儘管他擁有強大的武力,但在智謀和決斷力方面的不足,最終讓他失去了爭奪天下的機會。歷史上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許多原本強大的勢力因爲領導者的“不足與謀”而走向衰落。而那些能夠善於傾聽、果斷決策的人,則往往能夠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遇到需要做出重要決策的時候,我們應該汲取歷史的教訓,避免重蹈覆轍。要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尤其是那些有智慧、有經驗的人的建議。同時,自己也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果斷的品質,不被情感和猶豫所左右,才能在複雜的局面中做出正確的選擇。

不足與謀-成語圖片

不足與謀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