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枉過當

成語拼音

jiǎo wǎng guò dāng

矯枉過當成語解釋

比喻糾正錯誤超過了應有的限度。同矯枉過正”。

典故出處

清·周亮工《書影》卷四石公此論,未爲不是;惜乎矯枉過當,遂開後人口實。”

成語典故

蓋文人矯枉過當,有爲而言也。★清·施閏章《重刻〈何大復詩集〉序》

成語造句

他在糾正錯誤的時候,由於用力過猛,出現了矯枉過當的情況,結果造成了新的問題。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曾發生過這樣一個故事。 在某個朝代,國家經歷了一段動盪時期。由於之前的一些不當政策和混亂管理,社會秩序出現了嚴重問題,民生凋敝,盜賊橫行。新登基的皇帝決心要徹底改變這種狀況,讓國家重新走向繁榮穩定。 皇帝廣納賢才,召集了一批有識之士來協助他治理國家。其中有一位大臣,他滿懷熱情和決心,積極地爲皇帝出謀劃策。在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時,這位大臣表現得尤爲激進。他一心想要快速地糾正過去的錯誤,讓國家迅速恢復生機。 然而,在實施過程中,他卻逐漸走向了極端。比如,對於一些輕微的違法行爲,他也採取了極其嚴厲的懲罰措施,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在整頓官場風氣時,他對一些曾經有過些許瑕疵的官員也毫不留情地進行嚴懲,導致許多官員人人自危,不敢放手做事。 同時,在經濟政策上,爲了快速提升國家的財力,他過度地加重了百姓的賦稅,使得百姓生活負擔急劇增加,怨聲載道。他原本是爲了矯枉,想要將國家從混亂中拉出來,但卻因爲用力過猛,導致了過當的結果。 這種矯枉過當的做法,引起了其他大臣的擔憂和反對。他們紛紛向皇帝進諫,指出這樣的做法可能會引發新的問題和危機。皇帝在經過深思熟慮後,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於是找來那位大臣,與他推心置腹地交談。 皇帝引用歷史上的事例,向大臣說明矯枉需要適度,不能過當,否則可能會引發更多的麻煩。大臣在皇帝的耐心勸導下,終於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調整策略,不再一味地追求快速和極端,而是更加註重平衡和適度。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和努力,國家逐漸走上了正軌。社會秩序慢慢恢復,百姓的生活也逐漸改善。而那位大臣也從這次經歷中吸取了教訓,明白了矯枉過當的危害,在日後的工作中更加謹慎和理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問題和錯誤時,我們固然需要去糾正和改變,但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因爲急於求成而走向極端,否則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就如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恰當的分寸,才能更好地前行。

矯枉過當-成語圖片

矯枉過當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