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枉過直

成語拼音

jiǎo wǎng guò zhí

矯枉過直成語解釋

比喻糾正錯誤超過了應有的限度。同矯枉過正”。

典故出處

漢·袁康《越絕書·篇敘外傳記》子之復仇,臣之討賊,至誠感天,矯枉過直,乳狗哺虎,不計禍福。”

成語典故

學問之汩沒性靈,至是已極,物極必反,矯枉過直。★梁啓超《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四章第四節

成語造句

在處理這個問題時,他爲了糾正之前的錯誤,採取的方法過於極端,結果矯枉過直,引發了新的麻煩。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曾發生過這樣一個故事。 戰國時期,有一個國家面臨着嚴重的社會問題。長期以來,一些不良的習俗和行爲在民間蔓延,導致社會秩序混亂,道德風氣每況愈下。 新任的國君決心改變這一局面,他採取了一系列嚴厲的措施。對於任何違反規定的行爲,都給予了極爲嚴苛的懲罰。比如,對於一些小偷小摸的行爲,原本可能只需略施懲戒,但國君卻下令嚴懲不貸,甚至株連其家人。在整頓官場風氣時,對於一些小的過錯也絕不姑息,輕則罷官,重則入獄。 起初,這些措施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一些不良行爲得到了遏制,社會風氣似乎有了好轉的跡象。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問題逐漸顯現出來。人們因爲過度害怕懲罰,變得謹小慎微,甚至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一些原本正常的行爲也被視爲違規,無辜的人受到牽連。 有一位忠誠的大臣看出了其中的弊端,他鼓起勇氣向國君進諫。他引用了古代賢君治理國家的例子,說明過度嚴厲的措施可能會適得其反,矯枉過直反而會引發更多的問題。他懇請國君重新審視這些政策,適當調整,做到寬嚴相濟。 國君在認真思考後,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他開始逐步調整政策,不再一味地追求嚴厲,而是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進行獎懲。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這個國家終於恢復了正常的秩序,社會風氣也變得更加健康和諧。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處理問題時,不能走向極端。矯枉過直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就像過度拉伸的橡皮筋,容易失去彈性甚至斷裂。我們應該秉持着適度的原則,根據具體情況靈活地採取措施,以達到最佳的效果。同時,也應該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斷反思和調整自己的行爲,避免因爲一時的衝動或錯誤的判斷而導致不良的結果。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複雜的社會中穩健前行,實現真正的進步和發展。

矯枉過直-成語圖片

矯枉過直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