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遺餘力
成語拼音
- bù yí yú lì
不遺餘力成語解釋
- 遺:留;餘力:剩下的力量。把全部力量都使出來,一點不保留。
典故出處
- 《戰國策·趙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遺餘力矣,必以倦而歸也。”《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秦不遺餘力矣,必且欲破趙軍。”
成語典故
- 公元前260年,秦王派大將白起,在趙國的長平一舉擊敗了由趙括率領的四十萬趙軍。秦王乘機要挾趙王,要趙國割讓六座城池給秦國,作爲講和的條件。 趙王連忙召來大將樓昌和上卿虞卿商量對策,說:“長平一戰,我們吃了敗仗,我想帶領全部人馬與秦軍決一死戰,你們看怎樣?” “這樣做沒用,還是派親信使臣去講和爲好。”樓昌說。 虞卿不同意樓昌的主張,問趙王說:“大王,這次秦國究竟是想消滅我們趙國軍隊呢,還是打一打就回去?”。
成語造句
- 他爲了實現自己的目標,在工作中全力以赴,不遺餘力地付出努力。
成語故事
- 在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紛爭不斷。其中,晉國和楚國是兩個實力強大的國家,經常爲了爭奪霸權而發生戰爭。
有一次,晉國和楚國在城濮這個地方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戰役。晉國的國君晉文公重耳深知這場戰役的重要性,他決心全力以赴,爭取勝利。
晉文公召集了他的大臣們,共同商討作戰策略。其中有一位大臣名叫狐偃,他向晉文公提出了一系列巧妙的計謀。晉文公對狐偃的建議非常重視,決定採納他的意見。
在戰鬥中,晉軍士兵們個個奮勇殺敵,毫不退縮。他們緊密配合,按照事先制定的計劃行動。晉文公更是身先士卒,親自指揮戰鬥,極大地鼓舞了士氣。
而楚國方面,雖然他們也有着強大的兵力,但在晉軍的猛烈攻擊下,逐漸處於劣勢。最終,晉國取得了這場戰役的勝利,鞏固了自己在諸侯國中的地位。
晉文公在這場戰役中可謂是不遺餘力,他爲了國家的利益,不惜一切代價。他不僅在戰略戰術上精心策劃,還親自上陣,展現出了卓越的領導才能和無畏的勇氣。
這場戰役也成爲了晉國曆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使得晉國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都保持着強大的實力和影響力。而“不遺餘力”這個成語也由此流傳下來,用來形容一個人或一個團隊爲了實現目標,全力以赴,毫無保留地付出努力。
在後來的歷史中,無數的英雄豪傑都以晉文公爲榜樣,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不遺餘力地去拼搏、去奮鬥。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這個成語的深刻內涵,爲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無論是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將軍,還是在朝堂上殫精竭慮的大臣,或是在民間默默奉獻的百姓,他們都以自己的方式,不遺餘力地爲了更美好的未來而努力。這個成語也激勵着我們在生活中,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要全力以赴,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爭取成功。
不遺餘力-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