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兔三窟
成語拼音
- jiǎo tù sān kū
狡兔三窟成語解釋
- 窟:洞穴。狡猾的兔子準備好幾個藏身的窩。比喻隱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典故出處
- 《戰國策·齊策四》:“狡兔有三窟,僅得兔其死耳。”
成語典故
- 春秋時代,在齊國有位名叫孟嘗君的人,他非常喜歡與文學家還有俠客風範的人交朋友,爲了能與他們常討論國家大事,總喜歡邀請這些人到家中長住。在這些人當中,有位叫馮諼的人,他常常一住就是住上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卻什麼事都不做,孟嘗君雖然覺得很奇怪,但是好客的他還是熱情招待馮諼。 有一次,馮諼替孟嘗君到薛地這地方討債,但是他不但沒跟當地百姓要債,反而還把債倦全燒了,薛地人民都以爲這是孟嘗君的恩德,而心裏充滿感激。直到後來,孟嘗君被齊王解除相國的職位,前往薛地定居,受到薛地人熱烈的歡迎,孟嘗君才知道馮諼的才能。一直到這時候,不多話的馮諼纔對孟嘗君說:“通常聰明的兔子都有三個洞穴,才能在緊急的時候逃過獵人的追捕,而免除一死。但是你卻只有一個藏身之處,所以你還不能把枕頭墊得高高地睡覺,我願意再爲你安排另外兩個可以安心的藏身之處。”於是馮諼去見梁惠王,他告訴梁惠王說,如果梁惠王能請到孟嘗君幫他治理國家,那麼梁國一定能夠變得更強盛。於是梁惠王派人邀請孟嘗君到梁國,準備讓他擔任治理國家的重要官職。可是,梁國的使者一連來了三次,馮諼都叫孟嘗君不要答應。梁國派人請孟嘗君去治理梁國的消息傳到齊王那裏,齊王一急,就趕緊派人請孟嘗君回齊國當相國。馮諼要孟嘗君向齊王提出希望能夠擁有齊國祖傳祭器的要求,並且將它們放在薛地,,同時興建一座祠廟,以確保薛地的安全。祠廟建好後,馮諼對孟嘗君說:“現在屬於你的三個安身之地都建造好了,從此以後你就可以墊高枕頭,安心地睡大覺了。”。
成語造句
- 他這個人做事十分謹慎,總是給自己留後路,就像狡兔三窟一樣。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人叫馮諼。他窮困潦倒,卻有着非凡的智慧和謀略。
當時,馮諼投靠到齊國的孟嘗君門下做門客。孟嘗君是個很有勢力和聲望的人,他門下養了許多門客。一開始,孟嘗君並沒有特別重視馮諼,只是給他很普通的待遇。
過了一段時間,馮諼覺得自己應該得到更好的待遇,於是他就彈着劍唱歌:“長劍啊,咱們回去吧,喫飯沒有魚。”孟嘗君聽到後,就吩咐手下給他增加魚的供應。又過了一段時間,馮諼又唱道:“長劍啊,咱們回去吧,出門沒有車。”孟嘗君又滿足了他的要求,給他配了車。後來,馮諼又唱:“長劍啊,咱們回去吧,沒有辦法養家。”孟嘗君就派人去照顧他的家人。
有一次,孟嘗君想要派人去他的封地薛邑收債,馮諼主動請求前往。到了薛邑後,馮諼把所有欠債的人都召集起來,然後當着衆人的面把債券都燒了,並且對大家說這是孟嘗君的恩賜。衆人都對孟嘗君感恩戴德。
馮諼回來後,孟嘗君問他債收得怎麼樣,他說:“我爲您買了‘義’回來。”孟嘗君雖然有些不高興,但也沒有說什麼。
後來,孟嘗君遭到齊王的猜忌,被罷了官,只好回到自己的封地薛邑。當他們離薛邑還有一段距離的時候,就看到薛邑的百姓們都出來熱烈歡迎他,孟嘗君這才明白馮諼當初所謂的“義”的意義。
在薛邑住了一段時間後,馮諼對孟嘗君說:“狡猾的兔子都有三個洞穴,您現在只有薛邑這一個安身之處,還不能高枕無憂。我願意爲您再開闢兩個洞穴。”孟嘗君就同意了他的計劃。
馮諼先去到魏國,勸說魏王以重金聘請孟嘗君爲相。魏王果然心動,派出使者帶着厚禮多次邀請孟嘗君。齊王聽到這個消息後,非常擔心孟嘗君會去魏國,於是趕緊恢復了孟嘗君的官職,還增加了他的封邑。這便是馮諼爲孟嘗君開闢的第一個“洞穴”。
接着,馮諼又讓孟嘗君向齊王請求在薛邑建立宗廟。宗廟建成後,孟嘗君在齊國的地位更加穩固了。這就是第二個“洞穴”。
從此,孟嘗君在齊國的地位穩如泰山,再也不用擔心受到迫害。而馮諼的“狡兔三窟”之計也成爲了千古流傳的佳話,被人們稱讚其智慧和謀略。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做事要有長遠的眼光和未雨綢繆的意識,要善於爲自己的未來做好規劃和準備,就像那狡猾的兔子準備多個藏身之處一樣,這樣才能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中立於不敗之地。同時,也體現了智慧和謀略在解決問題和應對挑戰中的重要性。
狡兔三窟-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