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退失措

成語拼音

jìn tuì shī cuò

進退失措成語解釋

指進退兩難而無法應付。同進退無措”。

典故出處

宋·周煇《清波雜誌》卷五昔之照壁後,訾相人物,指摘儀度,見其或被上官詆訶,進退失措者,莫不羣笑,聲聞於外。”

成語典故

陸方心動欲還,奈歧路之中又有歧焉者,不知所向,正進退失措間,遙望前林,有燈火明滅。★清·青城子《誌異續編·陸炳吉》

成語造句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複雜局面,他竟一時不知如何應對,進退失措。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動盪時期,有一位名叫李明的將軍。 當時國家局勢複雜,外敵頻繁入侵,國內也有諸多叛亂勢力蠢蠢欲動。李明被委以重任,帶領軍隊去平定一處叛亂。他躊躇滿志地踏上征程,然而,當他真正面對敵人時,才發現局勢比他想象得要艱難許多。 叛亂軍隊狡詐多端,戰術靈活多變,李明的軍隊一時間陷入了困境。他開始感到焦慮和不安,在指揮作戰時常常猶豫不決。面對瞬息萬變的戰場形勢,他時而想要進攻,時而又想防守,結果導致軍隊行動混亂,士兵們也不知所措。 在一次關鍵的戰役中,李明本有機會取得優勢,但由於他的舉棋不定,錯失了良機。而敵人則趁機發動反擊,打得李明的軍隊丟盔卸甲,連連敗退。此時的李明,完全陷入了進退失措的狀態。他既害怕繼續進攻會遭遇更大的失敗,又擔心撤退會被朝廷怪罪。 他的謀士見狀,焦急地對他說:“將軍,昔日孫武用兵如神,面對複雜局勢亦能果斷決策。如今我們不能再這樣猶豫不決了,必須當機立斷,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啊!”李明聽後,心中有所觸動,但依然無法擺脫內心的恐懼和迷茫。 隨着戰局的不斷惡化,李明的軍隊傷亡慘重,士氣低落。最終,他們不得不狼狽撤回。朝廷得知此事後,對李明大爲不滿,免去了他的職務。李明追悔莫及,他意識到自己在關鍵時刻的進退失措是導致失敗的主要原因。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我們必須保持冷靜和果斷,不能像李明一樣進退失措。要有堅定的信念和明確的目標,勇敢地做出決策,才能在複雜的局勢中找到正確的方向,避免因猶豫不決而錯失良機,陷入困境。正如古人所說:“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只有果斷抉擇,才能把握機遇,走向成功。

進退失措-成語圖片

進退失措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