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賢黜惡

成語拼音

jìn xián chù è

進賢黜惡成語解釋

猶言進賢黜佞。進用賢良,黜退奸佞。

典故出處

明·李東陽《送憲副君提學浙江序》進賢黜惡,勵勤懲惰,恬退有獎,奔競有罰,責之周而任之重矣。”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爲官者應當公正無私,做到明辨是非,從而能夠進賢黜惡,讓真正有才能且品行端正之人得以施展抱負,將那些奸佞邪惡之輩逐出官場。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國度裏,有一位英明的君主。這位君主深知國家的繁榮昌盛離不開賢能之士的輔佐,同時也明白必須摒棄那些邪惡之徒,才能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 起初,宮廷之中魚龍混雜,一些心懷叵測的臣子仗着自己的權勢爲非作歹。他們矇蔽君主,欺壓百姓,弄得民不聊生。然而,這位君主並沒有坐視不管,他開始暗中觀察朝堂上下的官員,試圖找出那些真正有才能且品德高尚的人。 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君主發現了一些平日裏默默做事、一心爲民的官員。他們不貪圖榮華富貴,只專注於爲國家和百姓謀福祉。君主大喜過望,開始對這些賢能之士委以重任,讓他們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同時,對於那些作惡多端的臣子,君主也毫不留情地進行了懲處,將他們從朝堂中驅逐出去。 隨着時間的推移,國家的政治局面逐漸清明起來。賢能的官員們積極推行各種有利於國家發展和百姓生活的政策。農業得到了大力發展,商業也日益繁榮,百姓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 爲了能夠更好地選拔賢才,君主還下令廣開言路,鼓勵百姓們舉薦有才能的人。一時間,許多有識之士紛紛涌現,他們爲國家的建設出謀劃策。君主一一認真對待這些建議和人才,真正做到了進賢黜惡。 在歷史的記載中,這樣的事例並不鮮見。比如在古代的堯帝時期,堯帝廣納賢才,禪位於舜,而舜也是一位善於選拔賢能、排斥奸惡的君主。他們的舉措爲國家的穩定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這個國家在君主的治理下,變得越來越強大。周邊的國家也對其刮目相看,紛紛前來結交。而這一切的成就,都要歸功於君主堅持進賢黜惡的原則。他明白,只有讓真正的賢能之士發揮作用,讓邪惡之徒沒有容身之地,國家才能長治久安,百姓才能安居樂業。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深刻地體會到進賢黜惡的重要性。在任何時代、任何社會,都需要有這樣的理念和行動。只有不斷地吸納優秀人才,摒棄不良行爲和人,才能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我們應當從歷史中汲取教訓,在現實生活中積極踐行這一原則,爲構建更加美好的未來而努力。

進賢黜惡-成語圖片

進賢黜惡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