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直措枉

成語拼音

jǔ zhí cuò wǎng

舉直措枉成語解釋

舉鹽,任用;枉彎曲,比喻邪惡的人;錯廢置,罷黜;直筆直,比喻正直的人。選用賢者,罷黜奸邪。

典故出處

《論語·爲政》舉枉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成語典故

讀孔聖之微言,思舉直而措枉;觀王珪之確論,欲激濁以揚清。★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七十三回

成語造句

在管理團隊時,我們應當秉持公正的原則,明辨是非,做到舉直措枉,讓真正有才能、品行端正的人得到重用,使奸佞之徒受到應有的懲處。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紛爭不斷,政治局勢複雜多變。 有一個名爲衛國的國家,當時的衛國國君在治理國家方面面臨着諸多挑戰。他周圍有一些官員,或阿諛奉承,或仗勢弄權,使得國家的政治生態頗爲混亂。 在這樣的背景下,衛國出現了一位賢臣,他名叫石碏。石碏爲人正直,心懷國家和百姓,他深知國家要想穩定發展,必須要任用賢能之人,摒棄那些奸佞之輩。 有一次,衛國國君準備任命一位官員,而這位官員正是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國君信任的。石碏得知後,立刻上書國君,詳細闡述了此人的種種不堪行徑,以及任用這樣的人會給國家帶來的危害。他力諫國君要舉直措枉,選擇那些真正有才能、品德高尚的人來擔任重要職務。 國君一開始猶豫不決,但在石碏的多次勸說下,終於開始認真思考這個問題。他深入調查了那些被推薦的官員,發現確實如石碏所說,有不少人是徒有其表,並無真才實學。 於是,國君開始改變用人策略,他廣泛蒐羅人才,通過各種途徑選拔那些正直、有能力的人。慢慢地,衛國的政治局面有了明顯的改善,國家也逐漸走向穩定和繁榮。 石碏的舉直措枉之舉,不僅爲衛國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也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的事蹟被後人傳頌,成爲了人們稱讚和學習的榜樣。 正如《論語》中所說:“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一個國家只有做到公正地選拔人才,讓正直的人得到任用,讓邪惡的人受到懲處,才能贏得民心,實現長治久安。而石碏在衛國的所作所爲,正是對這一理念的完美踐行,他的故事也提醒着後來的統治者們要時刻牢記舉直措枉的重要性,爲國家和人民的福祉而努力。

舉直措枉-成語圖片

舉直措枉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