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劍拜仇
成語拼音
- jiě jiàn bài chóu
解劍拜仇成語解釋
- 指息爭釋怨。
典故出處
- 漢許荊兄子世嘗殺人,仇者將殺世,荊乃跪拜仇者曰:“兄早沒,只一子,原殺身代之。”仇者曰:“許掾郡中稱賢,何敢相侵!”因解劍去。事見《漢書·許荊傳》。
成語典故
- 漢朝時期,許荊的侄子許世曾經殺人,仇家要殺許世,許荊向仇家跪拜求情說:“兄早沒,只一子,願殺身代之。”仇家說:“你是郡中的大賢人,我們怎麼敢殺你呢?”於是丟下劍就離去。
成語造句
- 他一向心胸寬廣,有着非凡的氣度,即使曾經與別人有過沖突,後來也能做到解劍拜仇,化干戈爲玉帛。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地方名叫徐國。徐國中有一位英勇的將軍名叫季札。
季札爲人重情重義,品德高尚。一次,他奉命出使他國,途徑徐國時,徐國的國君對季札身上所佩的寶劍十分喜愛,雖未明言,但那渴望的眼神卻被季札看在眼裏。然而,季札因爲還要出使其他國家,按照禮儀不能沒有佩劍,所以他當時並未將寶劍送給徐國國君。
出使任務完成後,季札在返回途中再次經過徐國。他本想將寶劍獻給徐國國君,以成全對方的喜愛。可遺憾的是,此時徐國國君已經去世了。季札心中充滿了感慨和遺憾,他來到徐國國君的墓前,解下了自己心愛的寶劍,恭敬地將其放置在墓前,然後深深地拜了下去。
周圍的人都十分不解,有人就問季札:“徐國國君已經不在了,你爲何還要這樣做呢?”季札感慨地說道:“我當初在心中已經許諾要將此劍送給他,豈能因爲他的離世就違背自己的諾言。君子重諾,我不能做一個無信之人。”
季札解劍拜仇的舉動,很快傳遍了各國。人們對他的高尚品德和誠信精神讚歎不已,他的事蹟也被後世之人傳頌。正如《論語》中所記載:“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季札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誠信的珍貴,他的行爲成爲了人們學習的楷模。
時光流轉,歲月更迭,季札解劍拜仇的故事一直流傳了下來。它提醒着人們,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堅守自己的承諾,保持高尚的品德。即使面對困難和變故,也要像季札一樣,不違背自己的本心和原則。在歷史的長河中,這樣的故事猶如璀璨的星辰,照亮着人們前行的道路,讓我們在追尋真善美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而季札的名字,也如同那把解下的寶劍一般,熠熠生輝,成爲了人們心中永遠的敬仰和懷念。他的故事,不僅是一段歷史的見證,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爲了誠信和品德而不懈努力。
解劍拜仇-成語圖片